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鲁迅的文化自信 ——兼谈五四文学精神
鲁迅在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鲁迅”这个笔名第一次使用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但应当注意的是,他在此前10年就已形成相当明确的文化思想,具有很强的文化自信。

这方面有一段最重要的论述,见于他1908年8月发表的《文化偏至论》。鲁迅写道:“中国在今,内密既发,四邻竞集而迫拶,情状自不能无所变迁。夫安弱守雌,笃于旧习,固无以争存于天下。第所以匡救之者,缪而失正,则虽日易故常,哭泣叫号之不已,于忧患又何补矣?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于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更何有于肤浅凡庸之事物哉?顾今者翻然思变,历岁已多,青年之所思惟,大都归罪恶于古之文物,甚或斥言文为蛮野,鄙思想为简陋,风发搪起,皇皇焉欲进欧西之物而代之……凡所张主,惟质为多,取其质犹可也,更按其实,则又质之至伪而偏,无所可用?!?/p>
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任何思想都要合于中国国情,用于实践确有成效,要在这样的前提下建设新的中国文化(“新宗”);二是这样的新文化一定是继承了中国固有之历史文化的,与悠久的传统血脉相通,因此能够凝聚人心,传之久远;三是“欧西”(西方)的东西情形复杂,有不适合于中国的,而好的东西一定要拿来为我所用——“取今”是为了“复古”,用来为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服务。
“欧西”(西方)的哪些东西是不合中国国情的?当时鲁迅主要讲了两条,一是只追求物质文明,不重视精神境界的提高:“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损,旨趣流于中庸……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灵性之光,愈益就于黯淡?!倍俏鞣降难【僬巍B逞溉衔侵置裰鞑⒉桓呙?,“见于西方者不得已,横取而施之中国则非也”;而所谓议会则无非是“将事权言议,悉归奔走干进之徒,或至愚屯之富人,否亦善垄断之市侩,特以自长营膰,当列其班,况复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群之令誉”。这些想法很能体现青年鲁迅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刻思考。
当然鲁迅当时还没有来得及对他心目中的“新宗”和“人国”提出更具体的意见,因而不免有些空想的色彩,但他否定了“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的流行思潮,是无比深刻的。中国历史后来的发展充分证明了鲁迅这一思想的预见性和深刻性。
鲁迅强调中国应当走自己的路,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社会,并且惟其如此,就要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鲁迅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又一向强调采用“硬译”的方法,严防思想走样,产生误解。鲁迅赞成将外国的可用的思想中国化,但这种“化”绝不是一个译者就能完成的,而应当在充分研究深入思考之后,在从事了大量的实践之后。洋为中用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指望立竿见影,译者只要译得准确、以供大家参考就好。这也正表现了一种文化自信,不管是什么东西,我们都能消化。
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渊博的知识,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早在五四之前,他从日本留学回国以后,就花大力气研究唐以前的小说,撰成《古小说钩沉》书稿一部,而生前始终没有出版;他又对绍兴地方历史文献做过细致的辑佚工作,博采穷搜辑成《会稽郡故书杂集》,1915年用周作人的名义以木版印行,其中包括八部古代会稽人物传记与地记的逸文,即谢承《会稽先贤传》、虞预《会稽典录》、钟离岫《会稽后贤传记》、贺氏《会稽先贤象赞》、朱育《会稽土地记》、贺循《会稽记》、孔灵符《会稽记》、夏侯曾先《会稽地志》。可见鲁迅对于乡土文化,对于历史传统,无比热爱和敬重。“穆然有思古之情”,正是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冲锋陷阵、作出重大贡献的一大动力。
中华民族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积累了无比丰富的精神遗产,作为代表五四文学精神的鲁迅非常重视继承这一伟大的血脉,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毕生奋斗,终于成了中国新文化的伟人。
(作者为扬州大学教授,鲁迅研究专家)
编辑:杨岚
关键词:鲁迅 文化 中国 自信 五四文学精神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