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对教师使用“惩罚性调动”害处多多
近日,某网站刊载《“惩罚性调动”真不是好办法》一文,引发我深深地共鸣。我们当地的一些管教育的领导在会上动不动就说:“你不认真工作,就调到村小去教书!”区域内对教师进行“惩罚性调动”似乎成了教育部门的撒手锏。
从城市学校、乡镇中心小学等条件较好的学校,调往农村或村小等条件较差的学校,以此作为对表现不好、师德不合格教师的处罚,不光会伤害教师,更会伤害教育,实乃教育惩戒之下策。
首先,此举会伤害那些条件差学校教师的感情,更无益于受罚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农村学校、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师,会因自己的学校成为不合格教师的“集散地”和“充军发配”的场所,而一次次受到心灵伤害。这等于是给他们都贴上了不优秀的标签,无异于是对他们辛劳付出的一种羞辱,让在此长期坚守的教师们情何以堪?
我曾经有一位同事,因不满教务处课时安排与领导大吵一架。于是,他被调往一所偏远小学。他变得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根本无心上课。后来,他私自找了一位当地的初中毕业生为其代课,自己去谋第二职业去了。因专业素养、教学经验不足等因素,代课教师的授课效果肯定令人担忧。久之,不光影响教学质量,更可能误人子弟,给孩子们以后的学习成长埋下隐患。
再说,薄弱学校更需要优秀教师进行帮扶。而“惩罚性调动”却反其道而行之。师德不合格者的加入很难有正面价值,甚至会影响当地学?;酒拥慕逃缙?,挫伤教师的教育热情,导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这样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将会使薄弱学校更加薄弱,教育质量下滑得更厉害。由此导致的后果是,破坏原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带来更大的教育不公。
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真反思:“惩罚性调动”的出发点是什么?或许是让其在艰苦环境中接受再教育,痛改前非。但是,这样的做法只是一种教育懒政,教育惩戒的作用极为有限,甚至会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对此,相关部门要谨慎为之,对待犯错的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相关规定处理处罚,让教师心服口服、认真反思,主动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教师 教育 学校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