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先教孩子做人,再问该不该“打回去”
某幼儿园对家长做问卷调查:如果你的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你觉得该怎么办?六成家长表示应该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该“打回去”。类似调查早已有之,支持孩子还手的人几乎总是过半,关于这个话题的媒体评论分歧也一直很大。
笔者以为,在讨论该不该“打回去”之前,必须注意到,孩子被欺负,乃至成为校园暴力受害者,往往不会发生在一夜之间,而是由点滴小事长期发展而来。在这个过程中,欺负人的一方和被欺负的一方,心理和处境都发生了变化——一个越来越肆无忌惮,一个越来越孤立无援?!按蚧厝ァ被褂幸桓鍪被≡竦奈侍猓禾?,孩子可能已经无力反击;太早,孩子可能变成施暴者。所以,?;ず⒆幼罡镜陌旆ㄊ?,一开始就不要让孩子看着“好欺负”,也不要让他欺负别人。
一些家长以为孩子性格强硬了就不会被欺负,这其实是个误会。人的性情各异,温柔的未必就比强硬的容易吃亏,校园暴力也不是只有肢体冲突这一种。所以,会被欺负的不光只有性格怯懦的孩子,脾气火爆或个性突出的也可能被孤立。综合多个例子来看,被欺负的孩子有个共同特点——没人撑腰。老师经常无法顾到所有学生,所以家长一定要随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处境和心情,赢得他(她)的信任,他(她)遇事才会愿意倾诉。一个知道自己很重要、知道有人关心爱护的孩子,会比较自信和快乐,不太容易散发出“软柿子”的气??;即便被人误当成“软柿子”捏了,有家长在,也能防止孩子真的变成“软柿子”。
家长给孩子当后盾,要建立在沟通和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孩子说啥就是啥。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被打,又有多少家长担心孩子打人呢?“打回去”听起来像是自卫,但在校园暴力事件中,有时先动手的那个反而是受害者。假如家长偏听一词,贸然支持孩子“打回去”,则不能排除助推孩子成为欺凌者的可能。有被欺负的,自然就有欺负人的,而欺负人的孩子也不是赢家,他们不能嚣张一辈子。这样的性格和行事手段,随时可能招致怨恨和报复。警惕并遏止孩子欺负他人的倾向,也是对孩子的爱护。
为长久计,家长除了给孩子撑腰,更重要的还是教孩子做人,教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用正确的方式维护尊严,要讲道理;教他们在与人发生矛盾时,寻找聪明的解决之道。比如,感觉被欺负了,学会判断和分析情势,对方是故意还是不小心?起因是什么?错在谁身上?能否试着与对方沟通?解决不了,再向老师和家长求助,无论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都应该告诉家长。对孩子来说,每一次尝试解决问题,都是一次社交能力的锻炼,原则是既不被欺负,也不去欺负人。
当孩子很小、无法应付矛盾的时候,家长所能做的就是当好他们的后盾和港湾,告诉他们不能主动打人,如果被欺负了要告诉老师、告诉家长;当孩子大一点了,有能力“打回去”了,意味着他们也有能力欺负别人,此时,教他们做人就非常重要了。而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大多数问题,都有比暴力更好的解决办法。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孩子 欺负 家长
 
       
 

 球迷风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