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瓷器中的“贵族”:明代洪武釉里红瓷器举要
釉里红是用铜红料在胎体上描绘出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1300℃以上的高温中一次烧成。其制作工艺与青花几乎完全相同,区别仅在于釉里红是用氧化铜作呈色剂,而青花则用氧化钴作呈色剂,但氧化铜的呈色难以控制,在高温中容易挥发,所以烧造难度极大。釉里红在元代烧制成功,明代釉里红的烧造盛行于洪武朝。
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据明史专家吴晗先生考证,明太祖朱元璋因姓朱,“朱”在颜色中为红色,而且明朝为火德,所以明朝极其推崇红色,当时宫中的装饰及服饰皆以红色为主,故《明史》中有“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于赤为宜”的记载。相较于明代的其他时期,永乐、宣德朝是青花,成化朝是斗彩,弘治朝是黄釉,嘉靖、万历朝是五彩,那么釉里红则是洪武朝瓷器的代表性品种。
洪武釉里红的传世数量极其有限,主要集中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洪武釉里红以大件器物为主,有大盘、大碗、大罐、玉壶春瓶、梅瓶、执壶等,纹饰以花卉纹为主,有缠枝花卉纹、折枝花卉纹、串枝花卉纹等。以下就选取国内博物馆收藏的几件洪武釉里红瓷器进行介绍。
瓶中天地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洪武釉里红缠枝菊花纹玉壶春瓶,发色深沉,色泽呈深红色,有明显的晕散现象。主题纹饰为缠枝菊花纹,画面中的菊花以缠枝花的形式表现出来,隽美多姿、笔法娴熟、花形清晰、极富特色。菊花形状被处理成扁圆形,多为两层长圆形菊瓣,内层菊瓣为白色,外层菊瓣填色留出白边,花形清晰,菊花的花蕊则画成椭圆形双线圈,内填网格纹。菊花盛开于百花凋零之际,傲骨不落、凌霜盛开而备受世人所爱重。古人多以菊花来明志,谓之情操高洁、素雅坚贞。菊花又被人们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以缠枝菊花纹来表示福寿延绵。
玉壶春瓶由诗句“玉壶先春”得名,造型呈撇口、细颈、圆腹、圈足。有可能是由唐代寺院里广泛使用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在宋元时期流行。宋代的定窑、汝窑、耀州窑、磁州窑普遍烧制,是宋代瓷器中具有时代特点的典型器。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的纹饰以缠枝花卉纹为主,常见有缠枝牡丹纹、缠枝莲花纹、缠枝菊花纹等,绘画风格与洪武青花玉壶春瓶相一致。
现藏南京博物院的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发色暗淡,红色明显发黑。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主题纹饰为“岁寒三友”图?!八旰选敝杆墒鳌⒙讨?、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志向,是元代文人画的常用题材。也许是追求画面对称的缘故,洪武朝的“岁寒三友”纹饰都添绘一株芭蕉。
这件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在1957年出土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县的一座明代墓葬,墓主人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三个女儿安成公主与其丈夫西宁侯宋琥。这件梅瓶是作为墓主人生前喜爱之物下葬的,也是墓主人高贵身份的象征。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发色鲜艳纯正,略有晕散现象。造型呈圆口、细颈、斜肩、硕腹、圈足,壶身作玉壶春瓶式,壶体一侧置弯曲细长的壶流,并以一云板形饰件与壶身相连,另一侧置曲柄,连接于颈腹之间,柄上端置一小系。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通体绘缠枝牡丹纹,却不显繁密,显得典雅大方。这件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的造型优美,纹饰线条流畅,一气呵成。在装饰风格上一改元代纹饰繁密的特点,布局渐趋疏朗,采用分层装饰的手法,绘画粗犷而不失工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执壶,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在元代以前称为“注子”,是盛酒或液汁的用具,在腹部一侧安把柄,另一侧附流。元代和明初的执壶以玉壶春瓶为壶身,流较长,与壶口平行略向外倾斜,柄与流对称等高或稍低。明代的景德镇窑和龙泉窑都有烧造,造型美观大方,青花、白釉、青釉、釉里红等品种均有。传世的洪武釉里红执壶极为名贵,难得一见。
罐中乾坤
作为洪武朝的典型器物,洪武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罐现藏上海博物馆,形制硕大,浑厚雄健。釉层肥厚滋润。釉里红的色泽虽然有大面积的晕散,但红色依旧鲜艳。在烧造技法上直接用釉里红在胎体上绘出图案,先勾花瓣后填色,花瓣填色留白边,线条流畅清晰,表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主题纹饰为四季花卉纹,画面中的四季花卉均呈盛开状,芬芳吐艳,气象万千。四季花卉是指水仙、荷花、菊花和梅花,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人们常以这四种花卉作为美好幸福的象征,有“四季花开,岁岁平安”的寓意。
现藏天津博物馆的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罐发色晦暗,色泽不够纯正,红中带灰。造型呈撇口、短颈、丰肩,鼓腹内收至胫部外撇,平底无釉,露火石红斑。器表施亮青釉,釉面白中闪青,肥厚均匀,并有细密的气泡和微小棕眼?;娌季植愦味啻锇瞬?,但主题突出,主次纹饰鲜明,繁而不乱,一展元末明初多层次绘画的独特风貌。主题纹饰为松树、竹子和梅花,并以山石、蕉叶加以衬托,画面中的松树潇洒倜傥,竹子奇姿出众,梅花清雅俊逸,在凛冽寒风之中,争奇吐艳,傲霜斗雪,透露出一股冰清玉洁的气韵。梅花能够迎寒开花,竹子可以四时长茂,松树则是倨傲不羁,因而常被人们视作各守其节,风范高洁,历来为人们所敬慕和颂扬,组成明清瓷器上流行的“岁寒三友”图。
这件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罐时代特征鲜明,在这样的大罐上描绘松竹梅纹的存世同类器中仅有的一件,加之器型硕大,造型和谐美观。
此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洪武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发色鲜艳明快,呈纯正的鲜红色,这在洪武釉里红中极为难得。胎体洁白细腻,釉色白中微闪青。主题纹饰为折枝牡丹花纹,画面中的牡丹花,枝繁叶茂、花朵娇艳、迎风怒放,花瓣绽开、花蕾芬芳,富丽堂皇、端庄妩媚、雍容华贵。
牡丹花素有“国色天香”之誉。唐代的李浚在《摭异记》中提到:唐文宗李昂于内殿赏花,问侍臣程修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诗,谁称首?”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诗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蔽淖谔笃奈旧汀K院笫莱R浴肮煜恪崩葱稳菽档せǖ纳阒晒?,在民间多以牡丹花作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
折枝花,亦称“枝子花”,因画花卉时只画连枝折下部分而得名?!罢壑Α痹ɑ芑械囊恢旨挤?,晚唐诗人韩偓在《已凉》诗中有“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之句。折枝花的绘画特点是截取花卉的一枝或一部分作为装饰纹样,既可单独使用,亦可连续使用。
在传世的洪武釉里红中,大盘的存世数量不容忽视。洪武釉里红大盘以圆形为主,亦有椭圆形。在元代开始流行器型硕大的花口或棱口等式样的大盘,这种大盘在明代洪武年间盛行,直径大多在30厘米以上,有的甚至超过40厘米,这件洪武釉里红折枝牡丹纹花口盘就是一例。
釉里红虽然在洪武朝盛行一时,但在宣德朝以后,釉里红的烧造技法逐渐衰退,不得不以矾红来取代釉里红,直到清代的康熙朝才重新恢复烧制。
因此,洪武釉里红也就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迄今为止,能够流传下来的洪武釉里红实属凤毛麟角。文/施泳峰
(作者为上海市黄浦区第二届政协委员、上海市文博研究馆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釉里红 瓷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