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大器难成的青花釉里红
有一句俗语:大器难成。即缘自“釉里红”器皿的加工。古人喜好之朱红,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红很不同,色泽清雅而略偏橘红色,若是用了大红,就俗了。

釉里红系创烧于六百三十多年前的元末,流行于明初。也许是釉里红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的缘故,至明中期后便逐渐消失了。在雍正、乾隆期间,又推出了青花釉里红。所谓青花釉里红,是将青、红两种釉下彩绘于同一器物上的装饰。在透明釉的覆盖下,经高温煅烧而成。改变了以前只绘一色之单调。青红两色互相衬托,显得分外娇娆,令人赏心悦目。清康熙年间又烧制成功了失传已久的釉里红,其呈色较为稳定。到雍正期间,色调鲜红的釉里红,显色稳定精美;所绘制的图案,烧制后线条清晰,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釉里红的成色由氧化铜绘制煅烧而成,氧化铜在摄氏800度以上即会蒸发,但钴蓝成色的温度却高达摄氏1300度;要同时保持青花和釉里红成色,多少有点侥幸。所以烧制釉里红,从颜料配制和自始至终的制作工序都要十分严格。若稍有偏差,就有整窑报废之可能,我曾闻先辈说过烧制釉里红,十能出一者,可谓佳矣!这是对烧制釉里红难度大的写照。
青花釉里红由于烧制时釉里红发色不如青花发色稳定,所以其本身制作难度较青花大许多,历朝能成功制作出理想釉里红器的并不是很多,而各个时代的釉里红发色特征又都比较明显,所以凭借釉里红发色这一特点,对与釉里红关联器的断代与鉴别都非常有帮助。比如,清乾隆时期釉里红色彩艳丽,并且红色色块不小。估计不仅是以氧化铜作为釉料,此外还有氧化铁红、硒红等矿物颜料作为釉料。洪武时候的釉里红发色很多类似黑色,又称其为釉里黑。
明代洪武时釉里红瓷器较多,其造型纹饰有元代遗风,颜色浅红浅灰,很少有纯正的。宣德朝的釉里红烧制极为成功,形成了鲜艳的宝石红色。釉里红由于在康熙后期已经成功制作,所以雍正早期釉里红制品有康熙遗风,康熙后期御厂瓷器制作水平有很大提高,瓷器绘画以及釉里红发色等有所变化,多了釉里红发色。因为釉里红的烧造难度较大,发色难以掌握,所以仿造者更加容易露出破绽。
应该说,鉴定青花釉里红的难度暂时还不是很大。评估釉里红产品的标准,主要有两点:其一、同一窑口所产的釉里红成品显色稳定、色调一致;其二、所绘制的图案线条,经烧制后仍然清晰。具有这两点者佳也,反之为劣、废品。鉴别时还应多注意釉里红的凝聚点和釉里红发色不够完美导致局部发黑。类似的凝聚点在康熙时也有类似特征,但是与乾隆时有些区别。对比《微观乾隆官窑青花釉里红》一书仔细研究、观察瓷器上的发色特征,真伪就比较容易鉴别了。
编辑:陈佳
关键词:大器难成 青花釉里红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