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舌尖上的中国》杭州面店要拆迁 拒200万卖招牌
邻居们叫他“两头乌”
身体不好实在干不动了
以前,面店只有老板娘许菊英一个人管着,为了节省时间,不上厕所,包着尿不湿。后来,颜宝福因为单位不景气也到了店里;再后来,女儿初中毕业,也来帮忙了。
菊英面店生意好,很多人来取经。颜宝福说,手艺靠摸索。诀窍看一张纸条就明白:诚实、认真、勤劳、坚持。要做到这些,不容易的。
20多年,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一直忙到晚上六七点。邻居送他一个绰号——两头乌。
现在,店里一天大约要卖五百碗面,节假日要六百多碗。这个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很多老食客们都知道,菊英是家极有个性的面馆。生意做到下午一点半就停了,每年都要放寒暑假,从7月1日到8月31日。
不过,在外人眼里的个性和特点,有些是留下来的习惯,但也有不得已。颜宝福今年61岁了,是店里主力,但身体吃不消。老婆肩周炎厉害,也做不动了。
江湖传说,老板每年都会去海岛度假。颜宝福笑了:“他们(员工)会去的,我就在家?!?/p>
去年夏天,面店晚开业,成了吃货中的大新闻。“身体不好,住院了二十多天?!毖毡ΩK怠?/p>
有人出价200万买招牌
老板说永远不会卖
说起菊英面店,很多人都要竖大拇指。
用猪膘肉熬浓香的猪油,从杭州周边寻来最新鲜的时令笋,用头茬菜腌的雪菜……他家的片儿川被称为“杭城第一片儿川”。后来上了《舌尖上的中国》,更是吸引了全国吃货。
这块招牌,在杭城面馆中也是响当当的。
钱报记者从紫阳街道动迁指挥部了解到,如果立项顺利,今年5月,南兴加儿巷周边地块的征迁工作将正式启动,等到七八月份,居民们可能搬出这个地块。
颜宝福说,在正式搬迁之前,面店会一直照常营业,腾空前也会提前通知顾客。
拆迁的消息传出去,“菊英面店”招牌来了商机。之前有个温州人来了13次,出200万想买招牌,不过颜宝福强调,这块招牌永远不会卖。分店也不会开,也不会在外面租店面。
不过,女儿还想继续做下去,现在紫阳街道也在帮忙想办法找合适的店面,如果找到了,这碗面还会继续做下去。(本报记者 金丹丹 通讯员 叶慧芳)
编辑:梁霄
关键词:杭州 面店 拆迁 招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