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老教授掷40万买保健品 悟套路写书为防骗支招

2017年04月21日 08:48 | 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 

醒悟:老人爱买保健品有五种心理

“觉得吃了这么多保健品,确实没什么效果,而且我毕竟是知识分子,能够看出其中的一些猫腻?!崩先怂怠S谑?,她开始写文章,以亲身经历,并结合自己的专长,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老人为什么愿意买保健品,甚至很多时候明知上当还继续买。她还将这些分析写进了自己研究老年人心理的相关书籍。

黄婆婆分析,老人买保健品,一是出于期待心理,总希望保健品真的能够控制或治好自己的老毛?。欢窃从诳志逍睦?,人老了,总会有种担心,担心某种疾病严重起来导致重病甚至死亡;三是从众心理,她参加过不少保健品公司组织的“讲座”,总觉得那么多人买,肯定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四是名人效应,各种号称“中央首长”专用的养生品,觉得不会有错就买了。不过,她坦言,除了这几种心态,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源于老人的孤独感?!跋衷谖镏噬罘岣涣耍杂诶先硕?,很多儿女不在身边,就算在身边也不能时时陪着,再加上对健康的渴求,对疾病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恐惧,让老人很容易产生一种孤独感?!彼刑?。

黄婆婆告诉记者,自己的几个儿女在国外,跟大女儿同住。去年,她生病住院时,虽然女儿女婿下班后都会去看她,但那些熟悉的保健品业务员,每天一个接一个轮着来看她?!罢庋乃藕虮扰骨兹龋愫靡馑疾宦蛩谋=∑仿??”老人哭笑不得。

猫腻:发现业务员“坑老”有套路

在她看来,保健品公司正是抓住了老人的这些购买心理,进行推销?;破牌盘寡?,这些年来,她逐渐发现了保健品销售的一些猫腻,不少保健品业务员都有一套“坑老”套路。

“请来所谓的'专家',巧舌如簧,或是用点小恩小惠吸引你,让你占小便宜吃大亏?!彼倮?,曾经看到电视上有“专家”卖风湿药,还号称药是三代祖传,结果媒体曝光称“专家”是临时演员扮演的。黄婆婆说,她自己参加保健品讲座也能发现破绽。有一次她参加一场保健品讲座,对方在卖一种养生酸奶,号称功能媲美骆驼奶、企鹅奶?!拔乙惶陀形侍?,企鹅不是哺乳动物,怎么会有奶呢?所以我当场就提出了,讲课的人也只好转移话题?!?/span>

她说,很多保健品都号称是稀缺的产品资源,声称“特供”,或是“中央首长”的“保健医生”开发的?!坝幸淮挝衣蛄艘恢趾懦迫毡痉缧械谋=∑?,结果我让在日本留学的孙女去查,发现日本根本没有这回事?!?/span>

她告诉记者,事实上,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相关部门查处,老人也知道很多保健品不可信,她也曾问过相熟的业务员为什么还要继续推销?!八亲芑崴担械谋=∑肥怯形侍?,但他们卖的保健品没有问题,真真假假,老年人也无法判断。”

昨日,记者也佯装老人的亲戚,致电其中一名保健品业务员,对方声称虽然市场上有的保健品确实有问题,但他们售卖的保健品有批号,是合格正规的,但当问及为何不开发票时,对方则声称“哪家公司一查都有问题,我们最多就是没交税?!?/span>

希望:找到兴趣老有所为 翻译百万字俄文

“其实老人只要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就能够理性地对待保健品?!被菩憷计牌盘寡?,自己花了六年时间,将约300万字的《维果茨基全集》翻译成中文。她告诉记者:“刚开始,我就是闲不住,想动动脑筋。”不想,刚开始翻译不久,丈夫就去世了,本想搁笔的她,为了重新找到生活的支点,她决定继续将这本书译完。

如今,黄秀兰婆婆参与编写了《青年社会心理学》《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精要》《心理健康活百岁——延后衰老的策略》《告别肥胖与糖尿病》等书多本。

除了培养自己的兴趣,她还希望社会能给老人更多的关注?!岸ぷ髅ΓM缜芏嘧橹恍├夏耆嘶疃?,电视台、报纸可以开设一些老年频道,介绍老人关心的保健知识和故事,让老人没那么寂寞?!保ㄎ?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 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编辑:梁霄

01 02

关键词:教授 保健品 套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