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血腥化的校园贷让大学生走上不归路
当前,大学生掉入校园贷陷阱的案例越来越多,极端事件已经发生:据澎湃新闻报道,福建一名女大学生被校园贷逼死。大约4月11日凌晨,雪琪(化名)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警方初步判断系烧炭自杀。在最后7天里,雪琪已经被网贷平台的无底线催款压迫得喘不过气来,至少六次透露了绝望、想要轻生的念头。
是什么样的债务和催债压力使得这名20岁女大学生走上绝路?媒体称,她卷入了5家校园贷,仅在“今借到”平台上 ,通过账号查信用功能可以看到她在该平台上的借款情况:借入累计金额570985元,累计笔数257笔,当前欠款金额56455.33元。从常识推断,如此巨款不可能是一次借成的,应该是多次借贷并经过高利贷的一系列计算滚成的。希望有关监管部门及时介入调查,探明57万元借款的生成逻辑,研判借款数额的合法性,以警示后人。此外,就大学生自杀事件而言,催债方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需要在法律层面审慎裁判。
的确,民间借贷有合理的市场需求,不仅不能一棒子打死,还应该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使之变得可控。现在舆论场上有一种极端化的观点认为,无论高利贷的规则如何苛刻,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已经过时了的对民间借贷的惯性误解。无论如何,借贷行为当在法律框架内行事。普法释法工作也有待加强。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确定了年息不高于24%的?;だ剩荚级晗⒏哂?6%即为非法。尽管如此,仅凭一部民事司法解释仍无法满足行政管理、刑事打击的现实需求,需要再进一步强化立法的精细化。
关注该领域问题的《经济观察报》近期在一篇社论中指出,权衡利弊,重启《放贷人条例》立法进程,推动民间借贷阳光化和法治化,并在充分论证基础上适度放宽利率管制,应是理性的选择。在《放贷人条例》搁置的这些年,一方面民间借贷始终无法摆脱面目模糊、监管缺位的尴尬,风险和恶性事件时有暴露;另一方面,伴随近几年的创业创新浪潮,中小微企业数量在增长,现有金融格局却又很难实现大的突破,客观上也给民间借贷野蛮生长以更大的空间。
4月17日,长期从事金融服务稳定工作的钱瑾女士也在《经济观察报》撰文表示,由于民间借贷领域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立法规制,实践中,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民间借贷游走于合法与非法之间,加之中国缺乏《公平债务催收法》,民间借贷常有异化成血腥高利贷的倾向。
近期有几个引发强烈关注的社会事件,就是由跑偏了的民间借贷升级导致。不夸张地说,民间借贷血腥化的倾向不仅体现在企业融资的需求市场,也体现在个人借贷领域,而校园贷尤其是重灾区,一来大学生基本没有收入、还款能力差,二来年轻人缺乏社会经验,面对各种形式的暴力催债,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走上不归路。当前形势下,如果监管部门再不对校园贷采取强有力的监管行动,校园贷的套路难保不会引发更多的大学生自杀事件。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借贷 校园 大学生 民间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