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共享单车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盈利模式受挑战
如此看来,共享单车平台的盈利模式好像设计得天衣无缝,不仅解决了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高频刚需,还得到了通过创新日渐完善的自行车本体产品以及客户主动告知的私人信息。
但且慢兴奋,平台规划者遗漏了投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因子,就是这种单纯的商业模式是否会很容易被复制,而快速复制会过早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数据显示,ofo的单车投放达到80万台,市场占有率51.2%;摩拜单车的投放量为60万台,市场占有率40.1%。但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已有25家品牌共享单车平台运行,且这一数据还会继续直线上升。
到2016年底,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已达到1866万,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5000万的用户规模,如此巨大的超值盈利市场怎么可能少了新入者。而新入者如果没能在现有的商业模式或者运营模式上进行创新的话,如何能吸引客户并由此吸引投资方呢?
因此,三个月前,共享单车平台还在索要数百元的押金并按小时租车计算费用,如今,许多共享单车平台却开始实行免费骑行,且开启了骑行赠红包模式:使用共享单车不仅不花钱,还可以赚钱,而之前的押金金融运营模式也突然变成了免押金模式。
之所以如此,核心问题就是共享单车平台快速进入到了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即共享单车在贪婪而疯狂的投机资本推动下,迅速进入了供给盲目扩张的超高速增长阶段,而相应的利基市场并未随其增长频率起舞。最新统计显示,江苏省每周骑行共享单车1次的人占79.7%,每周骑行4次的人仅占4.3%。数据说明,许多人只是偶尔尝试体验共享单车,真正长期使用的并不多。因此,共享单车市场出现了供远大于求的投资窘境。
尽管共享单车平台已陷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但用烧钱换流量高地、用流量高地换更大投资的投资逻辑依旧吸引着各路资本。然而,共享单车商业模式的易于复制性,严重削弱了上述投资逻辑的可靠性,而且超常增长的“投入臃塞”恐怕将更快地迎来政策管控,隐藏在共享单车平台后面的绝大多数投机资本,恐怕将被迫提前迎来曲终人散的结局。
当然,在如此庞大的资本角逐中,也会带来共享单车各种技术的创新发展,从齿轮传动、实心轮胎、整体铸造、智能车锁、自发电技术、隐蔽性刹车到红包点名、骑行社交、客户信息定制、骑行服务再增值、移动智能运维等,可能会为未来的共享单车平台运营者提供更好的产品载体和技术基础。
事实上,共享单车平台的横空出世给城市绿色交通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也符合“互联网+”智能交通的落地推广要求,但其给城市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在逐步显现,未来必然会出台一系列管控政策,这些管控政策一方面会鼓励共享单车继续对绿色交通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则会通过设置更高的门槛来弱化其在运营及管理上的失范。而作为市场机制下的共享单车运营主体则必须要提前考量,在未来管控政策规范下,如何逃出规模报酬递减区间,真正实现可盈利性发展。
(作者为中交协危险品专委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博导)
编辑:梁霄
关键词:共享单车 盈利 模式 挑战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