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调查:"广东蓝"仅用十几年回归 速度快于英美日
硬约束,硬转型
环保红线之下,答好经济发展选择题
“如果当年中科炼化项目选址落户南沙,或许就没有今天珠三角PM2.5浓度率先达标,也没有今天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的顺利建设?!敝恿骶俚笔辈渭恿撕芏嗦壑せ?,代表广东省环保厅发出反对声音。
环境之殇、转型之痛,推给珠三角一道又一道的选择题。
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巨无霸”中科炼化项目到底能不能落户南沙?
钟流举回忆说,当时酝酿落地广州市南沙区的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号称“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总投资约50亿美元,建设规模为炼油能力15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100万吨/年,“让不少地方流口水”。
环保部门提出,南沙地处粤港澳珠三角几何中心,地理位置特殊、敏感,建设如此巨大的炼化项目,必然给整个区域带来沉重的、持久的环境压力。
“在手指上割一刀影响不大,但在心脏上割一刀,就大不一样了!”环保专家们据理力争。
当时,甲方给出了带有“胁迫”意味的选择题:如果允许项目进南沙,能够以最先进管理和治理替代广州东郊长期为人诟病的石化项目;如果不允许,就要做大东郊的石化项目。当地政府和公众几乎要被说服了,但环保部门始终理性坚拒,广东省也给予了环保部门充分的信任和授权。
回绝的直接依据,来自《珠江三角洲环境?;す婊僖坊ǖ幕繁:煜摺仙澄嗳跚?,“应避免建设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这份早在2004年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区域性环保规划明确提出“红线调控、绿线提升、蓝线建设”,至今对于构建区域环境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次重要的选择,都更加钉牢了环保红线在各级干部心中的地位。
几年前一家美国电子企业,要到惠州投资2亿美元办厂,投产后一年税收3000万元。但惠州市研究之后发现,这个厂会给当地带来环保隐患。尽管企业三度到访,最后仍被拒之门外。
位于东江中上游,生态环境敏感,惠州严格控制污染项目审批,实行新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2013年以来,惠州建设项目环保否决率均在10%以上。近10年,惠州还以每年10%的速度淘汰落后产业。去年,“惠州蓝”在珠三角排第一,长期位列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前十。
调整“指挥棒”,实行分类分区考核,广东率先在全国实施主体功能区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引导各地找准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珠三角地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每年环评审批否决率超过5%。
广东对重点行业实施特别排放限值,在全国率先对火电行业实施大气主要污染物“倍量替代”,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和行业限批。明确珠三角不再新建燃煤燃油电厂和炼化、炼钢炼铁等大型项目,将电镀、印染、制革等拒之门外。因此,“用电大户”珠三角,十几年没有新建过一家燃煤燃油电厂。
“如果没有环保的理念、绿色发展的理念,就不会有广东现在这种达标。”广东省环保厅厅长鲁修禄深有感触地说。
编辑:梁霄
关键词:调查 速度 广东 回归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