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海拔4000多米玉龙雪山上环卫工:每天弯腰上千次

从4506至4680每天往返4次
游客游览冰川公园,需要从海拔4506米的索道上部站下缆车,沿栈道徒步至海拔4680米。170多米的垂直距离,620多米的栈道,看似很短,但在高海拔的雪山上,轻装上阵、缓慢行走还行,一旦负重、快速前进,会不同程度出现高反症状。
“走一步像在城里走三四步,累、喘,心还有点堵。”来自广东的游客赵先生说,自己一家人一起游览雪山,人手配备了一瓶氧气,从上索道就开始吸氧,但还是会出现不适症状。
但这段路,环卫工每天至少要往返4次。对有20年工作经验的和顺珍来说,这条路她再熟悉不过,上山沿线捡路上的垃圾,下山收垃圾桶里的垃圾,一般带4个黑色大垃圾袋,每次都能装满。一人一天4次往返,至少带回16袋垃圾。
“我们土生土长的丽江人,在这里工作时间长了也很吃力,特别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感冒的时候最难熬。”和顺珍说,在缺氧负重前行的状况下,每天弯腰上千次,辛苦不言而喻。
氧气瓶是山上最多的垃圾
在索道上部站观景平台,景区部环卫组组长刘卓军正在拿铁铲清理平台上的积雪,积雪经过大量游客踩踏,出现了硬化的形态,让清理难度加大,由于人多,他一边见缝插针地铲雪,一边提醒游客小心脚下湿滑。
刘卓军说,在索道上部站,最多的垃圾是氧气瓶,几乎每个游客人手一个,不少游客把用完的氧气瓶留在了上部站。
在索道上部站观景平台,游客使用氧气瓶的频率很高,很多游客隔一两分钟就吸一下,而氧气瓶的盖子,不少游客会在不经意间落下。景区内的垃圾桶里,除了一些包装袋等生活垃圾,最多的,就是废弃氧气瓶。
据了解,去年拉运下山的废弃氧气瓶有20车,每车能装600袋。也就是说,至少运送了12000袋的废弃氧气瓶下山。
除了氧气瓶,上部站卫生间的污水处理也是环卫工作的重头,为了让冰川公园不被污染,所有卫生间的垃圾都需直运下山,每天14时都会有两个索道箱对卫生间垃圾进行清运。
雪山上的他们最怕下雨天
在雪山上工作,他们最怕的不是雪天,而是雨天。
刘卓军说,一般的下雪天,边走边捡垃圾,衣服也不容易打湿。但下雨天,在那么高的海拔,跑不动,也不能跑,很多时候会被淋湿,加之山上气温低,极易感冒。
“为解决下雨天的问题,我们给环卫组发了那种警用的雨衣,但也有问题,工作人员一路上都在工作,很多时候,外面的雨水是挡住了,但里面却全是汗水,很多人都得了风湿。”石磬说。
“我的身体算好的,有部队的底子?!贝?003年开始在山上工作的刘卓军说,自己在部门里算是身体比较好的,但长时间在高海拔缺氧的环境下工作,记忆力下降得很明显。
累不怕 希望多些尊重和理解
“累,但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会做好。不过还是希望游客能对我们的工作多一些理解和尊重?!碧崞鹫夥莨ぷ鞯募栊林?,环卫工们这样表示。
在索道排队处,不断有游客丢下各种垃圾,环卫工人只能一直不断清扫。一些有垃圾桶的地方,边缘及附近地上都会有丢弃不到位的垃圾。
“不知道游客为什么要把氧气瓶踩坏、弄扁?!狈掀跗看吹囊恍┌踩侍猓踩没肺拦の蘅赡魏?。和顺珍说,去年冬天,一男游客在垃圾桶边砸氧气瓶,她上去提醒这不安全,但该男游客不理睬,仍继续砸氧气瓶,随后瓶子发生了爆炸,导致和顺珍无辜受伤。
景区部分垃圾桶旁边的木头壁上,留有损坏的痕迹,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痕迹就是游客敲砸氧气瓶留下的。
“10年前,游客少,问题也少。现在,游客多了,问题也多了。以前我们劝阻时,大多数游客都会听。现在,很多时候说了也不管用。”和顺珍说,遇到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只能过后去清理。
云报全媒体记者木晓雯 摄影报道
编辑:梁霄
关键词:玉龙雪山 环卫工 海拔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