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结束 可移动文物有了“身份证”
3600个普查机构、10.7万名普查员、12.45亿元经费、102万家国有单位、10815万件/套文物……4月7日,国家文物局对外公布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国性普查工作圆满结束。
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摸清
“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实现了‘三个全面’。第一,文物普查工作实现了地理范围的全面覆盖,以县域为单位,网格化开展;第二,国有单位全面参与,包括军队、中央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所管理的一些文博单位,以及中国驻各国的使领馆;第三,按照原来设计的规划和技术路线,对文物的15项核心指标进行了全面登记。”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
普查完成登录备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套(实际数量6407万件),纳入普查统计的各级档案机构的纸质历史档案8154万卷/件。普查除对文物本体信息进行逐项登记外,还对收藏单位情况、文物保管条件等同时开展调查,全面摸清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普查建立了各省级文物资源目录和文物资源地图。各级地方政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文物资源状况、收藏单位数量和行业分布,将有效助力各级政府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各级普查机构通过上门调查、重点认定等方式,加大对新发现文物资源的梳理调查和登记,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物。普查期间,全国新发现新认定文物共计708.4149万件/套,丰富了国家掌握的可移动文物资源总量。一些博物馆、考古所等文物单位对历史上囿于?;ぬ跫薹庀浔4娴牟仄方辛巳媲謇?、登录。各行业国有单位和宗教场所通过普查认定,发现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普查中,故宫博物院新登录一批重要甲骨文物,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整理登录的考古出土文物超过10万件,山西省运城市青龙寺发现完整的《永乐南藏》经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在普查中认定各类文物数万件,新疆认定2万件反映生产建设兵团历史的文物。
探索文物资源共享途径
普查采集了27项收藏单位信息和15项文物基础信息,建成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登录文物照片5000万张,数据总量超过140TB,全国文物大数据体系基本建成。普查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件文物赋予永久、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建立起文物实物、藏品档案、电子信息关联一体的“文物身份证”编码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文物资源标准化、动态化管理。普查制定文物藏品登录规范,建立了10余项标准,文物定名、断代、计量、分类等15个核心内容首次实现全国一体化。普查期间,全国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1741次,培训人员超过28万人次,有效培养和储备专业人员。各文物收藏单位借力普查摸清藏品保存状况,掌握?;ば枨?,改善?;ぬ跫扇”;ば薷创胧?。文物部门积极为各行业各类文物收藏单位提供文物认定、保护修复等专业支持,共同提高文物?;ひ馐逗湍芰?。
随着普查工作的进展,可移动文物数据社会服务和共享机制也得以初步建立。普查期间,全国各地举办文物普查相关展览1901个,展出文物35.7万件,观众达1.5亿人次。普查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网,逐步向社会公开已登录文物基本信息和图片,提供查询、检索等服务。目前各地有228万件文物的信息向社会开放,已向社会开放的40.8万件普查文物的信息在普查建立的网上平台共享。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推动各级政府落实文物资源管理和文物保护方面的责任,加强基层文物行政部门在文物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С指鞯馗纳剖詹氐ノ晃奈锉4婊肪澈吞跫?,加大预防性?;ず托薷戳Χ?,积极争取将普查中已登录的文物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平⒐椅奈锏锹贾贫龋ü⑽奈锶隙?、采集登录标准以及信息更新完善机制等,实现文物资源统一动态管理、定期统计和发布、社会共享。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建立了文物资源登录的统一平台,普查结束后,这一平台将打造成为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持续向社会开放普查登录文物信息,提供文物基础信息和图片,实现检索、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绷跤裰楸硎荆С指魇詹氐ノ灰劳衅詹橥骋黄教?,实现信息共享,开展联合研究,共同策划展览,促进大型收藏单位文物资源和展览向基层博物馆流动,鼓励各收藏单位之间开展馆际藏品交流,进一步提高文物展示利用率。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化的力量,支持社会资源参与合作,开展文物内涵挖掘和创意设计,积极探索创新文物资源共享途径。
“此次普查建立的数据库,将来可用于文物追索?!惫椅奈锞植┪锕萦肷缁嵛奈锼舅境ざ斡卤硎?,现在文物追索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证据,今后凡是进入数据库的文物,一旦有被盗的情况,将及时公布信息,及时进行追索。
?;と挝袢匀患杈?/strong>
“这次普查的目标之一是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要求建立这一制度?!惫椅奈锞值谝淮稳梢贫奈锲詹楣ぷ靼旃腋敝魅瓮趵蛩?,将在此次普查建立的模式基础上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把普查从一个项目、一个阶段性的工作变成常态化和机制化的制度,然后用这套登录制度更新、完善信息,进行信息的动态管理和发布,提供社会服务?!罢獯纹詹槊挥邪衙窦涫詹匚奈锬扇敕段?,今后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对民间收藏文物也是开放的?!彼?。
普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基层文物单位保管条件差、库房面积小、柜架陈旧,文物得不到妥善保管,少数单位没有文物库房,部分珍贵文物没有专柜、囊匣保管,长年裸露在外,受粉尘、光线以及空气中有害气体的侵蚀。
2002年至2005年,国家文物局进行的大样本馆藏文物腐蚀损失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50.66%的文物需要进行保护修复。此次普查数据公报显示,需要修复的文物比例为40%左右,下降了10个百分点?!敖?0年来,有大量新出土的文物需要?;?,加上新入藏博物馆的,在这个背景下,馆藏文物需要抢救性?;さ谋壤陆?0个百分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说明我国在馆藏文物、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毕竟还有40%的文物存在腐蚀等问题,还需要进行保护,任务同样很艰巨?!倍斡卤硎荆鼻懊媪俚淖畲罄咽侨嗽?。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名文物管理员保管的文物达2290件,修复人员的缺口更大。
在某些领域,部分关键技术还没解决,比如青铜器的粉状锈问题、纸质文物和丝绸文物?;さ然剐枰ス??!安糠只愎萆枋┥璞富贡冉霞蚵?,下一步将重点为基层博物馆配备基础的文物?;ば薷瓷枋┥璞浮!倍斡滤?。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