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清明祭祀须“清明”
睹物思人,又是一个怀念的季节。追忆亲人、寄托哀思,本来是充满温情的事。然而,和往年一样,不少地方在祭祀场所又出现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滚滚而起的烟火。一些市民吐槽:置身其中,犹如“在炮火中穿行”,为清明节平添了污浊之气。
庸俗之风缘何而来?愚昧无知使然。有人认为,先人活在世上享用的和没享用的,在“阴间”也一样不能缺,这是扭曲的虚荣心和奢靡欲在作怪;而中介们提供的“超前”游说服务,也在推波助澜。传统民俗中掺杂了腐朽和庸俗的东西,就离民俗的本质越来越远;一种背离时代进程的风俗如果为更多人所接受,将会带来更大的负面效应,甚至成为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桎梏。
那种互相攀比、讲究排场、粗俗愚昧甚至伤风败俗的祭祀行为,不仅有违当代文明,也是对逝者的不敬和耻辱;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完全失去了祭祀寄托哀思的本意;不仅与传统美德相悖,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
让清明节重现“清洁而明净”,提倡文明、健康、环保、回归自然的祭奠方式,体现着中国人追随现代文明的决心和勇气。在清明扫墓活动中,倡导文明祭祀,既有利于?;ど肪常彩且品缫姿?、端正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
令人欣喜的是,在许多地方,清明节的陋习正被人们摒弃,而改以敬献鲜花、栽种绿树的方式纪念逝者,网上祭祀也得到普遍的认同。与那些乱七八糟的陋习相比,对逝者敬上几盏清茶、一束鲜花等,用这种文明方式祭祀,更能表达生者的哀思和敬意,于逝者也是最好的纪念和安慰,值得推广和提倡。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清明 祭祀 文明 逝者 哀思



中国公司本地化运营蒙内铁路赢得肯尼亚民心
利比亚海军在西部海域救起191名非法移民
西藏实施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
球迷百态
纽约市遭遇高温天气
阿里巴巴开设马来西亚办公室
也门荷台达战事仍在持续
动物园里迎端午 大熊猫爬上爬下吃“粽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