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美油将传统石油经济逼入穷途末路
截至3月27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24美元,收于每桶47.73美元,跌幅为0.5%。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05美元,收于每桶50.75美元,跌幅为0.1%。受此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下调。3月2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信息显示,自2017年3月2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本次调价是2017年以来第三次下调,也是今年首次“两连跌”,并创今年以来最大降幅。
油价随市涨跌,中国消费者已经习以为常。但对传统产油国而言,包括OPEC国家和俄罗斯等国,油价低迷却是难以承受之痛。在?;芷谥?OPEC国家经历了痛苦的煎熬,俄罗斯也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痛定思痛之下,产油国不再坚持价格战,在去年年底达成了艰难的减产协议。应该说,减产协议的执行力成效颇佳,相关国家都能按照协议减产。
但在1月份油价升至55美元/桶之后,开始窄幅震荡。进入3月份,油价又呈下跌趋势,内中原因相当复杂。一是OPEC和其他产油国的首鼠两端,一方面要遵守减产协议的承诺,另一方面又从本国利益的考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石油资源释放转型红利。更重要的是, OPEC的沙特、阿联酋两大产油国1月份的出口开始出现增长。通过出口量来增加弥补减产亏损,成为沙特等大佬级产油国的油政策略。此外,为了维系长久的石油市场红利,沙特国王率领豪华商贸代表团访华,期望加强和中国这个最大石油消费国的合作。
5月份的OPEC减产会议,与会各国将会讨论是否延长减产期限的问题。但须指出,减产协议也许能够短时期内刺激油价上升,但是不可能再回到以往的高价时代。沙特等国已经意识到原油市场的变化,才会尝试进行市场转型。故而,所谓减产协议,不过是产油国之间的互相安慰,无法逆转原油市场过剩的格局。
更糟糕的是,作为世界上页岩油技术先进国,美国独立于OPEC和其他传统产油国之外,而且构成了全球油市的大杀器。走过艰难危机期的美国市场,又迎来了坚持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时代。而油价维持在50美元/桶左右,美国页岩油开采就能承受住成本压力,可以通过增量开采的方式,实现有利可图。在本轮油价猛降之前,3月17日的那一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495.4万桶,当周美国的石油钻井总数也增加了14口至631口,为2015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钻井数可在1-3个月内形成约43.5万桶/日的产能。
由是可见,只要美国页岩油井在增加,全球油市就会呈现高库存态势。OPEC和其他传统产油国的“去产能”就失去了意义。由此亦可洞悉过去数年来油市的博弈图景,油价低落不是美国联合沙特对付俄罗斯的政治阴谋,传统产油国的内讧也非油市紊乱的主因,“罪魁祸首”是来自美国新技术的冲击。
当然,危机时代的大宗商品价格低迷也是普遍现象,这也使原油价格雪上加霜。
新经济周期似乎迎来了新景区的曙光。但全球市场也面临着更大不确定性,产油国估计还要再过一段苦日子。最大的困扰依然是美国,最大的利好也可能来自美国。就前者而言,特朗普时代的美国优先政策,会鼓励美国石油商加大钻进开工力度,让美国制造的页岩油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好消息是,特朗普要废弃奥巴马时代的清洁能源计划。巴黎协议也许在特朗普时代泡汤,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遇阻。这样,传统产油国或能获得短暂的喘息机会,但是无法回到油价高利时代,而是要抓住时机摆脱石油依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而且,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即使清洁能源开发遭遇暂时挫折,也不会影响全球使用清洁能源的方向。石油市场的硝烟弥漫和产油国的博弈与挣扎,预示着石油武器的剩余价值所剩不多。全球油价的不确定性未来会更强,即使是以新技术占得先机的美国,也无法享受到高油价的市场红利了。
(张敬伟,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美国 油价 产油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