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王正选:传承清明文化 弘扬时代精神
清明节是传统节日中一个由节气命名的节日。作为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它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了浓厚的历史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念、审美情趣、道德信仰和社会风俗。
清明扫墓,既为追念亲恩、缅怀先人,也为敦亲睦族、慎终追远。但也有个别地方,助推传统节日向庸俗化发展。有的大操大办,尽显铺张,把祭奠活动搞成讲排场、比阔气的场合;有的流于形式,把哀思停留在烧香磕头上,曲解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文化内涵;更有甚者,大搞迷信,伤风败俗,烧“麻将”、烧“情人”,不仅污染了生态环境,更污染了精神世界。这些做法,背离了清明节的本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必须坚决予以抵制。
传承清明文化,要推崇文明祭祀。习俗是顺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当时代发展需要移风易俗来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时,传统习惯和方式就要更新换代。当前,生态环境治理是全国各地面临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大气污染问题屡受群众关注。焚香燃烛、点炮烧纸这种习俗极不合时宜。清明节并非“烧纸节”,祭奠先人也应拥抱现代文明,让古老的传统节日与时俱进,凝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无论立足当前还是放眼长远,都应当坚持低碳环保的原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传承清明文化。近年来,各地大力倡导“生态清明”,通过网上祭奠、纸钱换鲜花、植纪念树等健康、文明、安全、低碳的形式开展祭扫活动,逐渐形成了绿色清明、文化清明的良好节日氛围。这些方式,于人于己都有益,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顺应现代文明,与时俱进。
传承清明文化,要诠释精神内涵。清明祭祀在寄托对已故者哀思的同时,也应体现对传统“孝道”文化的传承和沿袭。欧阳修在《泷冈阡表》中说,“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环顾四周,我们身边薄养厚葬的例子比比皆是,留下很多“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追思逝者,是为了更加珍惜身边的人,隆重的葬礼、丰厚的祭品,远不如亲人活着时尽到自己的孝心。孝道的实践在家庭,每个人扮演好家庭中的角色,晚辈应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善待和照顾自己尚健在的亲人,长辈应通过良好家教、家风,给儿女做好表率,用实际行动展现和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修身齐家来丰富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传承清明文化,要重塑民族之魂。清明时节,在追思亲人之时,还应该感谢那些为了新中国建设和发展而勇于献身的先烈。没有前赴后继的牺牲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发展成就,没有救黎民于水火的壮志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崛起,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始终有着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始终挺着一根压不弯的脊梁。清明之际,追思先烈,就是要满怀感恩之情,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奋斗。特别是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今天,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立足本职岗位、创造良好的业绩,充分发扬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以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推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
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不仅是忆往昔念故人的节日,更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征程。让我们在“清洁而明净”的日子里,修正自己、带动后人,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优秀文化,以全新的状态迈步人生的旅途。
作者:兰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王正选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王正选 清明文化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