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人民日报:一些干部不信组织信“大师”靠“捷径”
进步不能靠“捷径”(红船观澜)
“厅官为‘续官命’被骗4000万元”……前不久,媒体报道少数领导干部前几年为买官,不惜砸重金求“高人”疏通,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没升官,反丢了“乌纱帽”。
领导干部追求进步,本无可厚非。为民服务中一马当先,干事创业中奋发有为,这样的干部自然更有机会获得提拔。然而,一些人却把心思用错了地方,他们不信组织信“大师”,不靠勤勉靠“捷径”。有的干部认为自己年龄大了,想抓住最后机会“临门一脚”,为仕途“画个感叹号”;有的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数十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想找“能人”开路;还有的甚至把升官当成最大追求,认为“到点了就该提”,如果组织这条“大路”行不通,就找能接“天线”的“高人”开“后门”……人有所好,以好诱之无不取。正是一些人升迁心切,才使得一些自诩“手握天线”的江湖骗子有机可乘,而上当受骗者往往只能吃“哑巴亏”。
一般而言,能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都不低。按理说,不会仅凭骗子的一面之词而动辄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钱财拱手相送。是什么让他们一叶障目?说穿了,还是这些人“官迷心窍”,听说谁有“门道”,便像落水者抓住“救命稻草”般,不惜代价也要试一把。那些一时侥幸得逞者,登上高位便迫不及待地大肆敛财,不仅要收回当初狠下的血本,更想大捞一笔……这样的案例还少吗?
花钱跑官买官、卖官受贿敛财、大肆权钱交易……领导干部花钱找“能人”“疏通”,实则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为了填补跑官买官所需的巨额资金,有的人要么在现位上疯狂敛财,要么以未来职位作赌注,甚至将手中的权力当作“期货”做交易。陕西省国土厅原厅长王登记就曾斥资上亿元,企图通过“掮客”帮忙升任副省级,并许诺如果升职为省政协副主席出钱1亿、升为副省长出2亿;安徽省泗县县委原书记晏金星任职10年间,受贿600多次,其中“卖官”近百次……如此买官卖官、受贿行贿,不仅严重带坏一地一域干部队伍风气、污染政治生态,更累及党的形象,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人生有进退,职位有高低?!敖鹱炙巍钡母刹坎慵督峁?,决定了大部分人得甘当“塔基”。与其走旁门左道,最终落得人财两空的可悲境地,倒不如以平常心看待升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干事,在岗位上发光发热、造福于民,这就是个人价值的最好实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强调“事业为上、公道正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随着“铁规”发力,监督到位,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完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利益链条一定能够被彻底斩断,实现党内正气充盈,清气满乾坤。
孟祥夫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一些干部不信组织信“大师”靠“捷径”


大熊猫宝宝在熊猫“幼儿园”里悠闲自得
成都连续三天遥望高清版雪山
巴格达存放大选投票箱的仓库发生大火
北京八达岭长城进入旅游旺季
河北:“三夏”忙收麦
京张高铁张家口南站建设稳步推进
第五次包揽世界杯金牌 跳水“梦之队”“无敌不寂寞”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