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防治网络谣言要有互联网思维
近日,微信公众号“东京新青年”对80多天之前发布的《POLA天猫旗舰店竟不是POLA开的!》内容致歉。此报道严重误导网友,但却在短时间内阅读量迅速达到10万+。3月27日,在法治周末报社主办的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名誉权保护研讨会上,记者获悉,仅天猫淘宝商家中,就有高达64%的企业曾遭受过谣言;而谣言对其品牌或店铺造成的经济损失,则从几百元到上千万元不等,但由于举证维权难度大的原因,造成半数商家选择沉默(3月28日法制网)。
应该说,很多人都听说过“可乐杀精”“草莓加了膨大剂”“柑橘打了甜蜜素”“西瓜注射红药水”“紫菜撕不破还有腥臭味就是塑料做的”等传言。虽然这些说法已经被权威媒体证明为谣言,但仍然有很多人对上述辟谣持怀疑态度,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对被造谣产品持怀疑态度。由此导致相关商品大量滞销,涉事商家损失惨重。因此,必须正视互联网语境下谣言的危害性,摒弃传统辟谣方法,以互联网思维降低谣言危害性。
自媒体时代,人们动动手指,翻看一下手机中的微信、微博、朋友圈便可获取信息。而由于标题耸人听闻、蛊惑性强,内容有“科普性”,加之受“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传播规律影响,很多谣言通过自媒体呈裂变式、爆炸性传播。但辟谣和索赔却面临着周期长、认定难、赔偿低、执行难的尴尬,对行业发展和品牌成长显然不利。
因而,在保护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同时,还应注重对相关商家的?;?,严厉打击恶意造谣、诋毁商家信誉的行为。抹黑一种事物非常容易,甚至不需要科学依据,只要说坏话就行,而恢复被抹黑事物的清白则难上加难,需要多种技术手段乃至专家论证来辟谣。
这就要求对造谣内容应该早发现、早处理,当受害人举报时,相关互联网平台就应及时跟进,辨别到底是造谣还是正常监督。如系谣言,平台则应删除相关内容,切断相关链接,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司法机关则应大胆适用诉前禁令程序,在受害人起诉初期就采取措施,严禁相关内容传播。如此才能避免被谣言波及的行业或产品收到持续的、不可逆转的侵害,以致“臭名远扬”,被谣言杀死。
此外,还应强化互联网平台的责任,由其组建辟谣联盟,建立完备的监测、举报、举证、辟谣、查处机制。从谣言的发现到最终辟谣的全过程,做到环环衔接、不留疏漏,否则就可能造成次生灾害。譬如,经初步证实为谣言而删除相关内容后,必须及时跟进加以说明,否则就会让人产生合理怀疑,认为是商家公关删帖,进而越描越黑、扩大损失。
同时,必须建立谁造谣谁辟谣、谁传谣谁辟谣的责任机制。对于经查证属实的造谣者,除追究其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外,还应要求其通过原造谣、传谣渠道进行辟谣,而对于传谣者,应要求其通过原传谣途径进行辟谣。譬如,某个微博或公众号发布了谣言或转发了谣言,那么其就应通过原微博或公众号发布或转发致歉和辟谣内容,甚至成倍地发布或转发。要求互联网平台承担监测和督促职责,这在互联网条件下应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互联网在辟谣机制的积极作用,让辟谣内容的覆盖范围大于谣言的传播范围,进而更有力地维护正当行业和品牌的形象和信誉,避免被谣言围猎。
跟帖
用好惩罚性赔偿
网络谣言抹黑企业商誉之所以恣肆蔓延,并非涉事企业不愿拿起法律武器,而是因为维权成本大于所得赔偿,也就是说造谣者没有付出应有代价,才导致法律威慑效果不彰。因此,打好维护企业商誉权的惩罚性赔偿攻坚战,势在必行。只有对造谣者依法处以高额惩罚性赔偿,让其付出高昂的法律代价,才能倒逼其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半步。
重庆 张智全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谣言 辟谣 互联网


大熊猫宝宝在熊猫“幼儿园”里悠闲自得
成都连续三天遥望高清版雪山
巴格达存放大选投票箱的仓库发生大火
北京八达岭长城进入旅游旺季
河北:“三夏”忙收麦
京张高铁张家口南站建设稳步推进
第五次包揽世界杯金牌 跳水“梦之队”“无敌不寂寞”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