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节日像被复制粘贴 超6成受访者感到“过节疲劳”
“双11”、“双12”、圣诞节、春节、情人节、“女王节”……如今,伴随着购物、聚餐和红包,一个又一个节日像是被“复制粘贴”一样成了相同的模式,不少人产生了“过节疲劳”。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1%的受访者感到“过节疲劳”,朋友聚会、聚餐(72.9%)和商家促销、疯狂购物(64.2%)被指为最常见的节日“套路”,64.2%的受访者会通过合理安排聚会等活动、留出休息时间来缓解过节疲劳。
受访者中,00后占1.0%, 90后占20.0%,80后占53.7%,70后占19.2%,60后占5.3%,50后占0.6%。
63.1%受访者感到“过节疲劳”
28岁的北京某信息技术公司职员李晓璐非??粗亟谌盏奈幕?,常盼着能在过节期间回家团聚,现在面对各种过节“套路”,多少有点“审美疲劳”,“虽然趁着商场打折时‘血拼’也挺过瘾,但诸多节日千篇一律,挺无聊的”。
23岁的成都某文化传媒公司员工高煜菲(化名)最喜欢春节、端午节这类传统的节日,“诸如白色情人节、双11、双12等新兴节日,则感觉有满满的‘套路’,让人忍不住花钱”。每逢节日高煜菲通?;崛ナ星浣郑惺币不嵩寂笥岩豢槎苑?、看电影。
39岁的河北省某行政机关职员李红振,过节时一般都会和妻子、孩子一起回家看双方的老人,有时间的话带老人、孩子一起出去游玩。“但每逢节日,购物欲望确实比平时强一些”。
如今的节日都有哪些“套路”?朋友聚会、聚餐(72.9%)和商家促销、疯狂购物(64.2%)被指最常见。其他还有:相互发红包(57.4%),通过短信、微信等群发祝福(45.0%)。面对这些“套路”,63.1%的受访者感到“过节疲劳”,20.7%的受访者没有。
在各类节日中,最受欢迎的是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有71.6%的受访者选择。其他依次为:国际性节日,如三八妇女节、劳动节(38.1%);西方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35.0%);新兴节日,如“双11”、男生节、女生节(19.4%)。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周亚平认为,时代在发展,各种节假日的功能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最明显的特点是节假日的文化功能淡化,人们更注重满足物质需求。过节方式也逐渐庸俗化、便利化、同质化,仿佛除了购物、聚餐、发红包,人们已经很难找到合适的过节方式或有纪念意义的表达,这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和对大社会环境的变通与妥协。
编辑:梁霄
关键词:节日 复制 粘贴 受访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