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看点 看点
云南出手整治购物陷阱、打骂游客等现象
顽症之二:购物陷阱——价格虚高、欺诈消费
【症状描述】花了1万元买的黄龙玉貔貅和手镯,经懂行人士鉴定其实只值2000元;5000元买的翡翠,经鉴定最多值400元……在一些网站的留言栏中充斥着此类投诉。
某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去年旅游投诉平台收到投诉1398件;涉及各省区市729件,其中云南305件,比例高达41.8%,明显高于其他省区市。据统计分析,85%的投诉由低价游和旅游购物引发。
【病根剖析】在旅游购物领域,购物店向旅行社和导游司机支付高额回扣来招揽游客,导游司机通过收取回扣来维持利益,旅行社通过收取回扣来补贴价格竞争,购物店、旅行社、导游司机三方形成了灰色利益链条。
云南有关部门调查,在不合理低价游模式中,购物商店标价虚高,典型商品(如翡翠、银器、药材等)定价是进价的30倍以上,商品售价的50%-90%作为回扣返给旅行社,旅行社按一定比例给导游提成。云南特色旅游商品如翡翠等,议价空间比较大,游客专业知识有限,为购物陷阱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对症下药】针对价格虚高、欺诈消费等问题,云南力图彻底斩断旅游购物的灰色利益链条。取消旅游定点购物,将所有旅游购物企业纳入普通商品零售企业统一监管。严禁变相安排和诱导购物,防止形成新的灰色利益链条。严惩针对游客的欺诈销售,包括“药托”“酒托”等诱骗行为。
对此,云南地区的购物商店将迎来“阵痛期”,在新旧经营模式转换、利益分配格局调整中,一部分购物企业可能成功转型,一部分或将淘汰出局。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余繁认为,团队游客仅占云南游客总数6.34%,旅游购物企业如果转变经营模式、成功寻找新的出路,可以开创更大的市场空间。
顽症之三:打骂游客——“开心游”变成“闹心游”
【症状描述】“自云南行开始,当地导游就一直让我们购物,说我们到云南旅游不买东西就是骗吃骗喝,就是没有良心……”一名来自湖北的游客说,今年2月他到云南旅游,几乎每天都要购物,没少听导游的恶言恶语。
近年来,云南导游打骂游客的事件时有发生?;褂械加魏退净蛭慰凸何铩安淮锉辍?,把游客扔在了半途中。一些游客拍下导游打骂游客的视频发到网上,每每引起舆论轩然大波,云南旅游形象“轰然坍塌”。
【病根剖析】“恶导游”是旅游市场畸形竞争的产物。当前,旅行社与导游之间劳资关系不规范,多数导游不仅拿不到固定工资,在带团前甚至还要交“份子钱”。导游只能依赖于游客购物、参加自费项目,从中获取回扣。
于是,导游变成“导购”,游览景点走马观花,诱导消费不遗余力。如果游客购物达不到一定额度,导游可能要“贴钱”,强制购物、恶语伤人便频繁出现。陈舜表示:“在这个灰色利益链条上,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坏人?!?/p>
【对症下药】余繁介绍,针对导游服务质量问题,云南将建立全省导游管理平台,把全省所有导游纳入平台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建立导游服务质量网上评价系统,评价结果作为导游星级评定的主要依据,公开导游考核评价结果;强化签约导游管理,建立合理薪酬制度,保障导游合法权益。
针对地方政府对旅游乱象“不愿管、不敢管,管不了、管不好”等情况,云南省明确,州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旅游市场监管第一责任人。发生恶性旅游事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要对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购物 云南 游客 旅游 导游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