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清代民间的家规与族规

道光十七年(1837年)十二月,四川南部县程姓人家祖上关于家规的遗嘱

宣统二年(1910年)三月,南部县黄金垭乡赵子重等关于订立族规的禀文(局部)
家规和族规是一家或一族世代传承的道德准则和处事方法,良好的家规族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诸如“传家二字耕与读,发家二字勤与俭”“与人为善,与邻为友,严己宽人,既往不咎”“不做亏心事,不赚昧心钱,心里有盏灯,肚里能撑船”“干本分活,行侠义事,做正直人”等,都是中华民族家规与族规中,人们耳熟能详的金玉良言。
在清代四川南部县衙档案中,有一批民间家规和族规的档案,有两件比较有代表性。一件是一位程姓人家祖上的遗嘱。这份遗嘱订立于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十二月,距今已近180年。遗嘱明确了该家庭成员务必遵守的十二条家规。立遗嘱者为了让后代更好地理解其良苦用心,在有的条款后面还加了补充说明。主要内容如下:
1. 田地既已闸分,不许争强论弱(谚云:“好儿不吃分家饭”“吃亏者是福”。此语俗而理真,尔等谨记谨记)。
2. 教子当以耕读为本,不要参房充役(参房充役必坏心术,当时虽荣,受报必速。尔等试看今之在衙门中者)。
3. 处兄弟要公平,诫妇子要洁白(公平则和气致祥,洁白则家声端淑。今人不公平者,阋墙者有之,忿争者有之;不洁白则攘邻鸡者有之,盗同舍器物者有之,尔等尤宜儆戒)。
4. 居家要勤俭,为人要正直(勤俭则渐渐富足,正直则人人敬畏)。
5. 妇女不许朝山烧香,不许赴会看戏,非内亲不许宴饮往来(神庙乃洁净地方,会场是繁华处所,俱非妇女所宜。至于宴饮即属内亲,亦不宜久留)。
6. 田产事业,祖父缔造艰难。尔等须当珍守,亲自耕种,切勿轻易佃当。
7. 山中树木,祖父培育有年。尔等尤宜爱惜,视为甘棠,切勿肆行斫伐。
8. 不许闲游场市,耽误正业(俗云“无事赶场小涉财”,此语可为针砭)。
9. 不许借贷请会,以免自累(俗云“拉账要忍,还账要狠”,此语亲切有味)。
10. 弟兄不许拨借银钱(非是不叫借换,但见你们弟兄间多不直道,唯恐为银钱致伤和气)。
11. 赌钱上年既已禁戒,尔等更宜体验。
12. 尔等兄弟六人,虽实两母,谊本一源。须当念同胞同气,切勿少长相凌。
从遗嘱的字里行间和与此相关的其他不完整的档案资料,可以大致了解到,这位程姓立遗嘱者,前妻早年去世后曾再度续弦,他与两任妻子共生育了6个儿子。由于同父异母的兄弟6人相处并不十分融洽,其父担心撒手人寰后,发生兄弟不睦、家门不幸的事件。于是,在弥留之际,将家中的田地等财产进行了分割,并口述遗嘱,订立家规,请证人记录在案。
另一件是宣统二年(1910年)三月,南部县黄金垭乡赵子重等人关于拟订赵氏家族族规的禀文。禀文中所列族规共四条:
一戒不孝父母,不和弟兄,侮慢尊长,大乖伦常;
二戒上蒸下淫,嫖人妻女,赌博闲游,引诱少年;
三戒结盟拈香,妄入邪教,恃势凌人,贻祸宗族;
四戒偷窃非为,入房当差,刁唆是非,受害一方。
上述族规主要从四个大的方面,对本族人的行为规范作了禁止性的规定。从相关档案中可以看出,赵氏家族当时制订族规的初衷是因为该家族一度是当地的望族,有过辉煌的历史。由于近年来“伦理失序,家规不振,致使天心厌弃,罚以孤贫”,为了“维系族风,永志不朽,特就世俗所习犯而易守者,邀请合族重订族规,约为四则”。这样,本族各家可根据族规的主要内容,结合各自家庭的一些具体情况,再拟订详细的家规。
以上家规与族规分别要求家人和族人做到:不争强论弱,要具有吃亏者是福的雅量;要以耕读为本,不要参房充役(指到衙门中充当心术不正的衙役);要和气致祥,端淑家声;居家勤俭,为人正直;对山中树木,切勿肆行斫伐;不许闲游场市,耽误正业;要孝敬父母,和睦弟兄;不得嫖人妻女,赌博闲游;不得恃强凌弱,挑唆是非;不得妄入邪教,贻祸宗族等。这些规定,对于维系家庭与家族的和睦,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不过,有些条款对于女性家庭成员,显然属于歧视性的规定,如“妇女不许朝山烧香,不许赴会看戏,非内亲不许宴饮往来?!被褂械奶蹩钕缘霉诒J睾痛舭?,如:“不许借贷请会(“请会”指集资筹款),以免自累”“弟兄不许拨借银钱”等。当然,这些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家庭的特殊情况有密切关系。
实际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规、家教和家风的教育与传承,《国语》《论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许多典籍中无不彰显出家规、家教和家风的传统文化精华。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族的规矩就是家规和族规,家规和族规形成了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传承的风尚。家规,最初是在达官贵人的封建大家庭和家族中推行,如司马光的《家范》流传于仕宦之家,南宋宰相赵鼎,令其子孙各录一本以为永远之法。朱熹也曾制订了一套烦琐的家庭礼制和礼仪规范,同时还强调不论男女,均在幼童时必须读《孝经》《论语》之类的书。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家规、家教和家风,有的得以流传后世,成为今人学习借鉴的典范。
家规和族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修身齐家,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树立良好的家风,继承好的家规和族规,值得大力弘扬。细读档案中这些朴实的家规与族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我们定能从中寻找并提炼出对当今社会具有启迪意义的内容。
(作者:胡剑 单位:四川省南充市档案局)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清代民间 家规 族规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