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历经5年精心建设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即将开放
科举博物馆包括博物馆主馆、江南贡院南苑以及明远楼遗址区三大区域,总面积2.2万平方米。博物馆主体是科举文化展示、体验的集中区;江南贡院南苑是科举博物馆主体的配套区域;明远楼遗址区主要是明远楼、至公堂、历代碑刻及部分号舍。博物馆主体两侧还建设有秦淮礼物店、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据介绍,南京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10月启动中国科举博物馆项目建设,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在修缮保护部分号舍和明远楼等遗存的前提下,建设科举博物馆和必要的配套设施。南京是中国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见证了中国科举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到终止的全过程,特别是科举制度鼎盛的明清两代,江南贡院更是在全国科举考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仅产生历史最久、贡院规模最大,而且走出人才最多、遗址保存最好??撇┕萁ㄔ谇鼗词乔〉钡?。
秦淮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何素玉表示,“科举博物馆”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变对江南贡院历史文化?;げ还?、彰显不足的现状,更好地?;?、彰显和传承中国科举文明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更合理地布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文化旅游商业等配套设施,极大地改善景区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实现文化、旅游和民生更好地融合;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夫子庙商气浓、文气不足的窘境,极大地提升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国家5A级景区品质,让市民游客在夫子庙的脚步真正慢下来、停下来、留下来,推动夫子庙地区由商贸旅游景区向文化休闲旅游景区转型,为把南京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塑造核心亮点。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李兵认为,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是全国同类博物馆中首屈一指?!暗谝?,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是新建的专门用于陈列科举文物的单体建筑,建筑面积和陈列面积在科举专题类博物馆中最大,陈列文物数量最多,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全国最大的科举博物馆。第二,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从立项开始,就确定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并且由他们指派专家来撰写内容大纲和确定陈列内容。因此,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是目前学术性最强,内容最准确的科举博物馆。第三,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充分吸收了国内外的设计理念,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的展陈手段。从现在展陈的实际效果来看,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是陈列手段最先进、最多样化的科举博物馆?!?/p>
关注点1、科博馆项目设计理念
在科举博物馆项目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一是保护文化遗产,主要是清理提升江南贡院明远楼等历史遗迹周边的环境;二是恢复历史记忆,显现江南贡院历史格局,建设专题性的科举博物馆;三是改善城市空间,打通江南贡院南北轴线,开辟新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四是振兴文化产业,以科举文化为主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项目设计采取了整体城市设计的理念,从时间轴线上体现了历史——现状——未来的整体概念:回溯历史,将?;ず突指唇瞎痹?;针对现状,我们从被岁月时光湮没的遗存中,发掘出一部被埋藏已久的科举考试的历程;面向未来,将发掘和整理这段封尘多年的历史记忆,并将其全面展示。
关注点2、科博馆本体设计概念
科举博物馆本体是一个极具现代意义的建筑,在设计时主要建立这样一个设计概念,即试图打开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回忆一段悠远凝重的陈年往事,展开一副静待开启的金陵画卷,把历朝历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以及相关史料,作为空间的轴线叠加在一起。当人们打开这个档案库,搜寻历史线索,将使得这段已经被人淡忘的历史重新被人发现。基于明远楼本身是一个三层高的木质建筑,科举博物馆建筑采取下沉和下挖的策略,一方面可以打通南北主轴线,另一方面可以反衬明远楼等历史建筑的高耸(明清以来是区域内的最高建筑),表达对历史文化的敬意。通过设置从下往上的参观路线,逐步上升,也体现了从历史中一路走过、通向未来这一空间上的启示意义。
关注点3、科博馆建筑呈现
新建成的科举博物馆犹如埋藏在地下的一个历史宝匣,它以魁星堂为核(暗示科举学而优则仕之核心),以竹简墙为皮(暗示科举的内容),以科举的历史变迁分层(如同科举历史册页),将科举的千年历史收藏其间,等待开启。
科举博物馆宝匣长36 米,宽36 米,高20 米,整体沉入地下,上部为一个砚形水池。当参观者穿过贡院牌坊,与明远楼相对,博物馆如同一面古镜(古称“鉴”),将明远楼的倒影收入其中,让人联想到“以史为鉴”的古语。
博物馆的参观过程犹如探宝。这个尘封已久的宝匣深埋于地下,游客由坡道的狭长空间环绕而下,逐渐远离市井的嘈杂,洗涤胸中的浮躁,开始体验当年科举路途的艰辛。
至底20米,宝匣下面是一个环形水池环绕的开放庭院,庭院晴天有日影移动,雨季有水滴涟漪。庭院中央是四层通高的魁星堂,仰望上空,在魁星点斗四周,经史子集等儒学经典在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参观者沿自动扶梯拾级而上,穿梭于自隋创立、唐完备、宋改革、元中落、明鼎盛至清灭亡的科举历史之中,或实物呈现,或虚拟演绎,在恍惚间跨越科举千年,走出宝匣,明远楼已矗立眼前,与博物馆本体共同构成完美的建筑呈现。同时,博物馆也是一个绿色建筑??悸强沙中⒄挂约敖谀芗跖?,设计结合南京的气候特征,从各个方面尽可能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能源消耗,以便更加经济的进行运营维护。
关注点4、科博馆展陈情况
在建馆之初,展陈组即走访了国内外一些大型博物馆、特色博物馆,学习领会当今博物馆建设的潮流趋势,针对科举制度这一抽象题材,研究展陈的形式设计,并邀请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科举学专家、全国文博系统的展陈设计专家,共同研究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展陈设计方案,可以说,本馆建设是标准的“共襄盛举”的艺术作品。
科博馆依托地面遗址,规划了主馆体内五个展厅,分别是“为国求贤厅”、“鱼龙变化厅”、“金榜题名厅”、“金陵佳话厅”、“源远流长厅”,分别介绍科举制度发展历程、古代学子考试历程、金榜题名的社会影响、江南贡院与南京城市文化关系、科举文化对近现代考试以及东亚和西方文官制度形成的影响。五个展厅与馆体北侧的明远楼、号舍、贡院碑刻和南侧的魁星亭、东西官廨等互为补充,使观众对科举制度的全貌能有一个概要了解。
为帮助观众深入了解科举文化的内涵,博物馆将三年多来征集的10000余件文物展品做了精心挑选,选取其中约700件展品用于常设展览。一些展品极具历史价值。,同时在视觉上努力增加一些冲击力,用高科技元素的运用则还原出科举场景,使文物和展馆更便于观众理解和接受,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将是一个有趣的、互动的博物馆。如挑高空间的充分利用、与科举有关的图片画作利用、多媒体创作安排、场景的组织安排等等,力求将传统文化“拨”开来,让观众能够轻易理解。
在未来发展中,科博馆将站在全国的高度,邀请全国的专家参与研究论证,有序推介全国其他地区科举题材展馆,全面介绍历届科举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征集来自全国各地的科举文物、展品用于展出,从个人理想、家风家训到地域文化、国家制度等多个角度,从文物展品、影视作品到学术研究等多个层面,介绍科举制度,展示科举文化,既注意历史知识的学习传播,也注意文化价值的旅游体验。
关注点5、博物馆运营管理情况
门票
科博馆包括博物馆主体、江南贡院南苑以及明远楼遗址区三个区域,门票价格为40元。售票按照“1+X”模式设置售票处,主售票处位于西侧配套,在广场增设可移动售票处,同时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可增开南苑正门东、西售票处及魁光阁售票处。
开闭馆时间
拟定每天上午9:00开馆,晚间21:00闭馆。
讲解服务
博物馆组建了一支包含专业讲解员、普通讲解员、志愿讲解员的讲解员队伍,将向游客提供收费讲解、免费讲解及中、英、日、韩、法、俄、阿7种语言的自助语音讲解服务。
文创产品
科举博物馆本着做出最好文创的“状元精神”,以“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为宗旨,以科举文化传承为己任,设计开发出独具科举特色、富含秦淮韵味、体现南京魅力的文创产品。为更好展示、销售这些文创产品,在博物馆负二层近300平方米的文创精品店,分别定位为“状元及第”、“鱼跃龙门”、“指日高升”、“书中自有黄金屋”等不同文化创意版块。目前,已与全国百余家文创设计公司进行合作,开发近千套(件)文创产品,如魁光冲霄办公礼盒套装、指日高升办公礼盒套装、青瓷对杯礼盒套装、书香门第倒流香笔挂等,让游客参观的体验与知识增长获得延伸,把“博物馆”带回家。
社教活动
为充分彰显博物馆的教化功能,促进社会效益提升,兼顾经济效益,打造人性化、有情怀、有温度的博物馆,博物馆制定了2017年度社教活动方案。根据方案,博物馆将充分发挥夫子庙的地域优势,让走进景区的千万游客走进博物馆,参与到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去。在春节、五一、国庆、暑期等重要节点,举办古典音乐大赏、舞蹈情景演出、非遗传承活动、灯光汇演活动、行为艺术表演、摄影征集大赛等特色文化活动。在展陈空间及负一层教育推广室等区域,将以常规活动和定制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发“我是小小武状元”儿童体验、“小小淑女养成记”儿童礼仪培训、“我为状元填新衣”绘画体验、“状元是怎么炼成的”穿越体验等博物馆社教活动。
智慧服务
紧扣“互联网+”理念,利用自媒体平台以及其他网络平台,开展博物馆线上运营:借助智慧夫子庙平台,完成跨电商智能对接平台进行门票产品、活动产品等网络预订工作;自主运营“江南贡院”微信公众号、“江南贡院”新浪微博,对节假日、重大活动等进行策划、宣传,并设置清晰的导览、导视标示和多国语言的文字说明,使参观人群通过智慧设施的利用,切实感受到科举博物馆的人性化服务。
附件:部分馆藏文物介绍
一、 见证科举社会影响的:
1、 “科第世家”石门楼 明代
这座三开门式门楼,是明代开科第一位从南京走出来的状元吴伯宗家族的。它采取的都是典型的明代石雕工艺,从这柿蒂纹门环首就可以看出明代石雕艺术的精美。最上面图案是捷报频传,说的是中了状元,府报、省报、京报一路联捷喜报绵绵,好一番热闹景象。门额四个大字“科第世家”炫耀的是此家是科举中第的世代家族,自宋代时代开始,说中了进士,一定要说中了“进士第”。不及第,称为进士也没有用。因此古代说科举叫举业,说科举世家一定要说科第世家。门额下是龙门,每当人们进出此门的时候,就如同沐浴皇恩高中过状元一次一样。如此这般大体量的门楼套,彰显的是一个家族的世代兴旺。目前全国各地建设新农村,许多古代的房子都已经翻盖,像这样的明代好门楼套能异地保存下来,实属不容易,非常难得。
2、 庄瑶殿试卷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
此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二甲进士庄瑶的殿试卷。整张试卷完整的保存了殿试收卷、关防弥封、阅卷、钦点的全过程,是份非常难的一份殿试卷。难得在他在拆封阅卷的过程中,没有把收卷的关防破坏掉,依然保存着收卷时,庄瑶属于第几个交卷人的信息。这在许多馆藏殿试卷中,已十分难得。填补了科举有关审卷流程上的文献空白,弥足珍贵。
庄瑶(1791-1865),字琪园,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中举,次年又考中进士,名列二甲第二十九名,从此走上仕途。庄瑶为政朴实精干,能与民共苦,颇有政声,曾受到道光帝的嘉许。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受命前往广州禁烟,庄瑶曾去信表示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庄瑶生于科举世家,其子是进士,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老师庄陔兰(进士出身),是其孙辈。
3、 甲午科江南乡试三场试题 清光绪二十年(1894)
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特设甲午恩科考试。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岁大寿。六月时,中日甲午战事愈烈,慈禧以办寿为由要求“朝鲜事求速结”支持李鸿章等对日采取妥协投降主张。十月初十,日军占领大连湾的那天正是慈禧太后的生日,前方军情急电雪片般飞来,慈禧却不为所动,仍然在颐和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连续赏戏三天,公事皆延置不办。正是国难临头的枪炮声里,甲午科江南乡试考的依然是四书五经的八股文,乡试考题卷首印有主考官、监试官、提调官、内监试官、监临官关防。卷尾处印刷有答题范例,要求考生不要违规答题。一切的一切,就连北洋水师基地旅顺沦陷,过完大寿的慈禧太后仍不以为然,斯人麻木到了及至。因此,这套乡试三场考题,带有很沉重的历史信息,在科举文物界中尚属首次发现。一般博物馆有一道乡试考题展出,已属少见,在江南贡院遗址博物馆里能征集到一百多年前,自己考场印制的三场试题,实属不可思意。
二、 见证科举公平公正的:
1、 云南乡试三场朱卷 清代
一本乡试朱卷也许能在某科举博物馆见到,而同一个秀才名下的三场乡试朱卷能被征集到,实在是不容易。即使南京博物院有几本殿试卷,但却不见馆藏乡试朱卷。“朱卷”不仅仅见证了糊名誊录制度的诞生,还见证了在乡试中,那些作为誊录人员的往届秀才们在极短的时间里的辛苦,这三场“朱卷”见证了科举制度中的至公之制的实践过程。
2、 郭炳英科试卷 清代
这本清代客籍考生的科试试卷,相对土籍居民民籍而言,体现了清代政府对科举制度中出现的客籍占用江西学额,为录取乡试名额的特定地区颁布的体恤政策,也是反冒籍制度中的一项有力措施见证。明末清初从广东梅州及福建泉州、莆田迁入湘赣边界的移民,自明代开始客籍考生占据江西录取名额之事屡见不鲜。与客籍在考卷上出现的还有军籍、卫籍、灶籍、商籍等。这类卷子本就很少,所以能征集到也是万分有幸。
3、 博学鸿词科考试试卷 清乾隆
此为廪生刘纶于乾隆元年(1736)参加博学鸿词科殿试第一名的试卷。博学鸿词即为清康熙年间的博学宏词。因避乾隆讳而改为博学鸿词科。由于明代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主,很多有真才实学却不精通八股的人就总也考不上??滴跻馐兜搅苏庖坏?,就开设博学鸿词,主要方式是由各地的地方官和士绅推举本地公认有学识、有名望的名士鸿儒,直接参加这一考试。这个考试的确发掘了很多被埋没的、具有实际才干的人才。刘纶就是乾隆元年发现的一位大清官,为官二十年,未尝置办一墙一瓦。衣服旧了不做新的,但每朝必穿干净服,他认为:“不敢有辱朝章” 难怪纪晓岚面对无官服以炫世、无威严以摄众、平易近人的刘纶遗像,满情敬重地吟颂:“不向黄扉见,谁知是宰官?”
4、 童生考试保结廪生名单 清代
此为清代参加府县学廪保为光绪四年科考府试文童画保的确认书。结保的廪生是由府县学指派,并且参加本届廪保的廪生的作为,是参加当年诸生岁考评级项目的。需要他们在给抚台学政大人开具的结保理合单上画押的,以保证自己在应试童生面前,确??忌挥星姑?、顶替、冒籍、混考等弊端行为。此结保理合单是科举制度规范严谨的重要印证环环相扣。
5、 乡试三场落卷 清光绪二十年(1894)
落卷,即落选之卷,为防错失人才,主考官会在落卷中再行搜阅,如有佳卷,照样取中,即为“搜落卷”。明代科学家徐光启、近代名将左宗棠等即是通过搜落卷成为举人。因参加乡试人多,多则万计,一般卷子初审落选后,便放置一边,等待主考官“搜落卷”。因此,如一一在誊录后的朱卷上加盖图记,是不符合乡试判卷时间要求的。因此,这就是这本盖有落选图记卷子的稀有性所在。 它正是从落选卷中,被搜落卷后又被主考官定为落选,才盖上图记的。这个落选的评判,也许是局限于区域名额的不够,或许仍不中主考官法眼的缘故。
三、 见证江南贡院历史的:
1、 江南乡试士子入闱规约十二条 清代
此为晚清江南贡院乡试考试中考生入场规则的告示。往年江南贡院因人多入场拥挤不堪,甚至发生考生被挤入水中溺死事件。道光十二年(1832)林则徐,初次监临江南贡院,为整顿考场秩序,依据军队布阵方法,利用江南乡试点名灯旗图式预先约定,制定该项规约,有序进场,成效显著。文中还告诫考生别乱坐号舍座位,因为考官已经预先暗中留下空位,只等做弊人自投罗网。此告示一出,尤如高速公路树立画板警察,极具威慑力量。南京博物院也藏有一幅十二条,定为重要文物,可惜约有破损,因此,此告示性的科举文物,能传世到今,实属不易。
2、 ?;そ瞎痹何氖?民国(1921-1922)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后,贡院开始闲置无用,民国六年(1917年)江苏、安徽两省商定,拆除贡院考场,辟为市场,并以夫子庙为核心,庙市合一,进行民间贸易和娱乐活动,同时保留文庙、学宫、贡院明远楼等古建筑群,且与秦淮两岸的河房河厅相协调。1918年拆除贡院,1919年拆除贡院大部分仅留下明远楼、衡鉴堂和部分号舍,其余部分辟为市场。市场的需求往往是追逐利益的,因此民国十年(1921)至民国十一年(1922)间地方绅商联名请示省长不要再拆除贡院遗迹的8份原始文件上,印有“江苏省长王瑚”字样批复,并加盖“江苏省印”四方大印,贡院部分遗址由此得以保存。这份文件佐证了拆除贡院后,夫子庙周边的餐馆茶楼业态相继迁入此街,戏院舞场也应运而生的历史过程。是一份十分难得的有关江南贡院历史变迁的官方资料。
编辑:曾珂
关键词:南京 中国科举博物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