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姚喜双:方块字书写经典 普通话咏诵中华
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组织学校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文化实践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使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这是对我们语言文字工作十年来通过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充分肯定,也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拓展了新道路、明确了新高度。
十年磨一剑。自2007年开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中央文明办等相关部门,陆续推出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一是直接举办传统节日诵读晚会和红色经典诵读晚会40余场,引导群众性诵读活动开展,营造社会氛围;二是开展经典诵读、汉字书写、作文、诗词歌赋创作以及夏令营等系列活动,近7000万人次参与,打造社会参与平台,调动国民文化创造积极性;三是通过遴选典籍佳作进行诵写讲,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已制作完成7000分钟的高清视频资源,为经典诵读活动提供示范和指南;四是在全国11所直属高校及20个省份的近2万所学??埂爸谢渌行唇病笔缘愎ぷ鳎几鞯馗餮T诳纬探滩慕ㄉ?、学科建设、活动开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尤其是自2013年以来,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中央电视台相继举办了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届“中国成语大会”和两届“中国诗词大会”,从字到词到篇章,深入挖掘、体现语言文字的魅力,三档节目有超过30亿人次收看,激起了全社会学习汉语汉字和经典诗词的热潮。十年辛苦磨一剑,玉汝于成终使然。十年来,“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在提高国民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载体,成为教育和语言文字工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特色品牌。
语言承自信。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关系到历史文化认同和传承、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语言文字是培养更基础自信的载体和基石,是培养更广泛自信的纽带和钥匙,是培养更深厚自信的根脉和标识?!捌胀ɑ八兄谢娣蹲质榫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诵读、书写及讲解经典的能力,既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有效抓手,更有助于引领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为人生打下鲜明的中国底色。
教育强根本。面向“十三五”,我们已经制定和发布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对“十三五”语言文字事业的目标和任务作了全面部署。今年两会伊始,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要覆盖各个学段、融汇于教材体系、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做好“教材体系建设、拓展校园文化、加强研究阐释、讲好中国故事”四件事。我们认为,实施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更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着重发力:一是以基础建设为保障。通过构建贯穿大中小幼的中华经典课程和教材体系、打造诵写讲精品示范资源、加强经典诵写讲师资及志愿者培训、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开展国民语言教育、构建终身语言教育学习测试体系等方式,使青少年更加热爱中华经典,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显著提升,普遍具有高度的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二是以实践活动为引领。通过打造中华经典诵写讲品牌活动、开展“送经典下基层”活动实践、举办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开展传统节日诵读活动等打造社会参与平台,推动学校和社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广泛开展,并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以平台基地为依托。通过打造中华经典全媒体传播平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互联网+”建设,培育中华经典教育示范基地、交流推广基地和传承发展研究基地等集中展示、宣传、传播中国语言文字和中华经典语言文化,加强中华经典研究阐释、教育传承及创新传播。四是以交流传播为展示。通过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语言文化交流,构建海外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和汉字书写艺术巡演等活动,借助人文交流机制、语言年、孔子学院、大型国际会议等平台,传播中华经典和语言文化,宣传中华传统思想理念,展现最亮丽的智慧中国。
经典铸国魂。中华经典是语言文字浓缩的中华文化精华,孕育了无数先贤经世治国的哲思理念和修身齐家的人生智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国人民不可磨灭的文化基因。语言文字事业的天地广阔且大有可为。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要坚持中央统筹与地方落实并重、基础建设与创新发展并重、学校教育与社会参与并重、活动引领与机制建设并重、传承普及与传播交流并重,确保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实践活动长期开展,使之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要让经典育人、化人,以优秀文化固本、铸魂,让青少年在写好方块字、说好普通话中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底色,更好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 姚喜双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姚喜双 方块字 普通话 咏诵中华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