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惊蛰习俗知多少?吃龙食、驱虫、炒虫、打小人

《菩萨蛮·春雨》
[宋] 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惊蛰就像运动场上启动某项比赛的打令枪一样。一枪打响,那些还在冬眠状态蛰伏得太久以至昏昏沉沉的昆虫走兽们都惊醒过来,它们听令而努力生长壮大。
——余世存《时间之书》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从这一天开始,天气开始逐渐变暖,万物开始复苏。惊蛰时节恰逢九九艳阳天,土壤解冻,雨水增多,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春耕季节,不论植物、动物、还是自然景观都有了新的活力。俗话说“过了惊蛰,锄头不停息”,从这天开始,田间地头又要热闹忙碌起来了,不过忙碌的同时可别忘记了应对倒春寒。
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对铝钇呤蚣狻罚骸岸陆凇蛭锍龊跽?,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贝饲埃锶攵胤林?,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可见古人对“惊蛰”的描述还是相当有深意的。
惊蛰“小历史”
“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汉朝时期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因此,在汉初以前节气的顺序为: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而汉景帝时期节气顺序就调整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因此,“启蛰”的名称便在日本保留了下来。
编辑:梁霄
关键词:惊蛰 习俗 小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