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图国企民企·图
2017年春运正式收官
2017年春运正式收官 今年春运都有哪些新变化?
今日,为期40天的2017年春运结束了。交通运输部消息,截至昨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7亿人次,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迁徙。而铁路和公路成了发送旅客的主力。
铁路公路是主力 网约顺风车成新选择
交通运输部大数据显示,铁路和公路是春运期间出行的主力,其中高铁出行占了铁路出行的六成。
网络购票已成为最主要的购票方式。数据显示,互联网渠道购票超过总售票量的七成,其中手机App占到了互联网售票的六成。
如果说高铁是连接回家路途的大动脉,大巴则更多地覆盖了短途出行。一份出行报告显示:74%购买汽车票的乘客是公司职员和公务员,出行目的以旅游和探亲访友为主。
除传统交通方式,在网上预约顺风车和租车回家,也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春运期间,有八百多万人次拼车回家过春节,相当于增开了8000列高铁。此外,广州、三亚、北京是租车预订率最高的三座城市,平均每单花费1297元。
从“替补”到“主力” 高铁“唱主角”
以广州南站为例,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后不久便迎来2010年春运,广州南站当时日均运客3.3万人,随后京广高 铁、广深港高铁等高速铁路陆续开通,使其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高铁枢纽”。今年春运,广州南站日均运客22万人,是开通初期的6倍多,客运量超过广州站 60%以上。广州南站已经由原来分担广州站客流的“替补”,成为春运中的绝对“主力”。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人们过去对西南人民出行之难的形象比喻。然而,随着沪昆高铁等一批高铁线路的建成通车,今年春运,成都铁路局贵阳客运段值乘普速列车36.5对,动车却已经达到39对,重庆客运段更是超出了近一倍。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数据统计,在今年春运的40天里,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56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发送旅客数量超过六成,这意味着,今年有超过2.14亿人次坐上高铁出行。
民航旅客高峰出现早持续久
民航局监测的数据显示,1月13日春运开始以来,民航旅客运输量逐日攀升,1月18日即开始进入春节前旅客运输高峰,节前最高峰出现在1月24-25日两天,每日旅客运输量达到151万人次。
春节假期期间,民航出港旅客主要集中大中城市出发前往旅游城市的航线。乌鲁木齐、杭州、上海、西安、广州等机场出港航班客座率平均超过85%。假期后期,西双版纳、三亚、丽江、井冈山、海口、北海等旅游目的地出港航班客座率多日均超过95%。
今年节后民航运输量仍在高位保持平稳,很多旅客推迟了返程,正月初九(2月5日)民航旅客运输量再次达到159万人次,之后开始逐渐呈回落态势,元宵节出现出行低谷。
春运中的那些“科技范儿”
今年春运还很“潮”。有的火车站可以“刷脸”进站,有的车站配备了机器人、VR导航等,科技感十足。
“刷脸”进站
考虑到春运期间旅客众多,为了提高进站效率,北京西站、广州南站、郑州、长沙、武汉、深圳、上海、西安、太原等火车站开通了自助“刷脸”进站通道。
机器人车站导航
在西安北站,机器人“馨馨”成为了这里的明星。通过事先植入程序,机器人“馨馨”不但可以语音回答旅客有关列车时刻、购票信息、地点指引等问询,同时还可应旅客要求即兴表演机器人歌舞。
“摇一摇”带旅客乘车
春运期间,在北京站打开手机蓝牙功能,通过微信摇一摇能够打开一个服务页面,点击不同项目即可进行候车室导航、正晚点查询、遗失物品查找、呼叫轮椅服务等。点击候车室导航,软件会自动生成一条最优路径,指示旅客找到候车室。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春运 旅客 出行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