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喝茶工作室,同城空降服务同城附近喝茶网 ,qq官方月抛群入口,全国伴游大圈招聘全球高端私人定制社交平台

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一双劳动者的手引发一场对“中国制造”的热议

2017年02月21日 18:02 | 作者:谢东樱 王秀丽 | 来源: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 

在生产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今天,为什么不能用车床代替人工?老周的付出和伤痛是否值得,是否说明中国制造技术尚不成熟?网友展开热议。在@国资小新 评论区中,一些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粉丝给出了答案—— 

“能达到手工精度的机器无法自动化,自动化的机器往往达不到老师傅手动精度?!?nbsp;

“钳工的工作是机器代替不了的 有些零件用机器是达不到那个精度要求的 就靠这双手?!?nbsp;

“很多技术要求,机器做不到,去看看大国工匠就知道了?!?nbsp;

“最精密的机床一定是手工处理过的。” 

“日本新干线的整流罩就是用锤子一点点敲的。还有各种战斗机的雷达罩也是要用手来绕的?!?nbsp;

“飞机火箭发动机的喷口,也是高级焊工手工焊接制作的?!?nbsp;

“在飞机制造中,有些基础性的工作即便现代化机械再发达,也需要手工打磨程序。而且,老周切割的材料,很多也用于转包生产的波音737平尾。所以,在飞机制造中,手工并不代表落后,也不代表不安全?!?nbsp;

为什么不能戴手套进行防护?老周说,切下来之后去毛刺一定要用砂轮机,但根据操作规范,使用砂轮机这样的旋转设备是绝不能戴手套的。一旦被卷进去,容易造成事故。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供图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供图 

老周进入民机行业40年,切材料切了20年,明年即将退休。眼下,他最牵挂的就是C919。 

编辑:梁霄

关键词:劳动者 中国制造 热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