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中国画买卖还要以尺论价吗

中国画还要以尺论价吗?今天提出这个问题,颇有一些离经叛道的味儿,但事实是这个问题已经是非提出不可了。中国画除了名头、题材、品位以外,尺幅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大抵有些名气的画家也都有自己的润例,这种润例实际上就是画作的单价,而且是以尺为计量单位的。
上世纪30年代中期,齐白石在画室的墙上就贴有卖画的润例,如“花卉条幅,二尺十元,三尺十五元;中堂幅加倍,横幅不画。册页,八寸内每页六元,一尺内八元;扇面,宽二尺者十元,一尺五寸内八元”。除了以尺论价外,还从传统沿袭下来一些规矩,如:从作品载体形式上看,立幅价格贵于相同尺寸的横幅;扇面、册页的价格高于一般画作中相同尺寸的价格等等。
这种传统规矩沿袭有多少年了没有考证,反正没有人提出疑问。应该说用传统的计价观念来衡量近现代书画,考虑到它的不可再生性和重复性还是必要的。但随着书画市场的发展和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这种计价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中国书画市场的需要。人们讲探讨中国画的发展前途,就是局限于探讨笔墨、题材、技法甚至作画工具的改革,为什么不考虑改革当代中国画的计价观念呢?
中国画以尺论价的传统观念和做法是需要进行变革的时候了!实际上这种以尺论价的润例已经把当代许多初出茅庐、很有才华的青年画家推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每当有藏家问及润例,这些年轻的艺术家都口将言而嗫嚅。说低了掉价,说高了怕把藏家吓住。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正是试探性地进入市场的时候,其实还谈不上什么以尺论价的润例,他们更希望的是看到藏家对于自己不同艺术水平、不同风貌作品的评价和认可。而国际艺术品市场正是尊崇了这种实事求是的市场作风,少有润例这种平均主义条条框框的限制。
以尺论价的弊端在哪里?首先,它拒绝精品。以尺论价最大的危害是削弱人们的精品意识,它用一个固定的标尺或称为一个度,为画家画上了一个保险圈,然后所有的艺术不分高低地都在这个圈内行事。它令一些画家特别是名画家在艺术上不思进取,随便向市场抛出商品画甚至垃圾画。同样名头的画家两三尺的作品如果画得很精,艺术水准超常发挥,怎么就不如他四尺整纸甚至六尺整纸画得很平庸的作品价格高呢?作品虽然小,但艺术取向高,市场价值就应该高。人们应该追求精品,崇拜艺术。而片面重视尺幅,其实看重的就是润例,实质是崇拜畸形或不成熟的市场。
其次,它束缚了艺术家特别是年轻艺术家在艺术上的创作和发展。以尺论价实际上是保护落后,不提倡艺术上的竞争,人为地设置市场的门槛和等级,事先硬性地规定一个作品的单位价格,并以此简单地计算,就确定一幅作品的价位,这不是将艺术放在第一位的现代的市场观念。摒弃这种观念,将给那些还没有什么名气的年轻画家在创作上以巨大的鼓舞,他们的那种原创性的、有思想内涵的、有技术含量和笔墨关系处理的绘画就有可能在价位上达到或超过所谓名家甚至大名家的平庸之作。
再次,它扭曲了中国画的载体形式。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书画市场上四尺三开、五尺三开或六尺三开之类尺幅的画少了,这是以尺计价的结果,这个时期正是书画市场大发展的时候,但中国画的载体形式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上述这几种尺幅画出来的中国画不管是竖条还是横幅看着都很舒服,它符合中国画的审美情趣。现在市场上动不动就是斗方,四尺对开的画最为流行,其实这种尺幅的画作为水粉画或者油画是可以的,而中国画做个四四方方的大镜框摆起来看着并不舒服,更何况千篇一律都是采用这种格式??墒窍衷诖踊业讲丶叶纪瞥缍贩?,这都是以尺计价带来的结果,四尺对开的斗方在以尺论价的计算上算是四平尺的足斤足两。为了以尺论价,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些优秀格式都要泯灭了,真不知道这是中国画的悲哀还是中国书画市场的无奈。
最后,它成了山寨、垃圾画家赖以生存的法宝。这一类所谓的画家纯属游走于江湖的骗子,他们最喜欢以尺论价的计算方法,经常祭起这个法宝,张口闭口宣称他的润例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尺,扯起了高润例的大旗,向不懂艺术和市场的盲目投资者和不成熟的收藏者兜售他们画得丑陋不堪的作品。按艺术的品位来标定画家每一幅作品的不同价位,会让这些江湖骗子原形毕露。在艺术的比较中,人们的欣赏水平和鉴识能力会得到提升。
在当代书画作品的范畴内,针对当代画家群体,我倡导实行标准画价的新概念,这是和国际艺术品市场接轨的新理念。标准画价就是以艺术水平为标准,以艺术家自我评估为基础,同一位作者每一幅作品的价格都不一样,没有什么多少钱一尺的问题,因为不再以计量单位作为评估艺术品价格的依据。一平尺的画完全可能就比四平尺的贵,没有尺幅的羁绊,只有作品精彩程度和绘画题材这些因素在起着价格的制约作用。
以尺计价是愚昧和落后的,它甚至是一种对艺术的亵渎和冒犯,当书画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多少钱一尺声音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觉得这实际很荒唐吗?后印象时期的法国人保罗·高更,他的那幅《你何时结婚》今年2月被私人以3亿美元洽购,谁人又会注意到这幅画是多少公分,进而推算出是多少尺呢?
我想,当代中国画价格新观念的形成是抑制书画市场泡沫现象的利器,会极大地推动书画和收藏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当代中青年画家在艺术上不断地开拓、探索和进取。
(作者系著名艺术市场评论家 )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中国画 买卖 以尺论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