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大时代的历史选择与政党自觉
大时代的历史选择与政党自觉——论“全面从严治党”的时空内涵与政治文化意义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任务和重大主题,明确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的顶层部署和制度安排,系统地提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高度,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从文化—政治的视野看,这一系列重大举措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大变革时代的历史时空特征,积极呼应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步要求,鲜明展现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历史理性成果,显示了我们党以不忘初心、团结一心和看齐核心的精神状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时空内涵和重要政治文化意义。
不忘初心引领大转型时代,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文化—历史担当
当代中国正处在发展阶段大转型的时代。这不仅体现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和发展目标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实体性层面,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发展秩序重组、发展价值重建和发展意义重申等观念性层面;不仅体现在当代中国在发展起来的基础上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部崛起上,也体现在当代中国立足于世界舞台中心更加积极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参与主导全球治理新规则新秩序形成的外部崛起上。
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以及21世纪头十年来说,这既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大变革时代,也是一个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乃至5000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有着更加紧密直接内在关联的时代。在顺应并引领时代变革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住中华民族具有整体性的历史命运和发展前景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需要我们党以坚定的历史文化担当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尤其是要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着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任务和重大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从历史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艰苦卓绝而又成就辉煌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筚路蓝缕而又凯歌行进的历史、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又顽强奋起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参天地赞化育的历史。尤其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提出具有强烈历史意识的“不忘初心”的重大命题,在全面整合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和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打通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大历史叙事模式,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必须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必须保持“打铁还须自身硬”的决心和勇气,必须立足于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长征,从而以鲜明的“初心意识”凸显了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引领时代大转型的坚定历史文化担当。
第一,深入阐发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以贯之的文明发展史,为我们党引领大转型时代提供了深刻的文明思维。从文明思维的角度来看待和把握中华民族的历史,去塑造当代中国大国崛起的文明姿态和追求,去展现和把握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愿景,是习近平总书记确立我们党历史担当的重要维度。这不仅是一种高超的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判断,也是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笃定历史根基、总结宝贵历史经验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历史思维。
第二,深入阐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导向,为我们党引领大转型时代激活了丰厚的文化记忆。坚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系统梳理、传承、保护和激活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明气质和文化精神,不断唤起和厚植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记忆,是习近平总书记阐发我们党的历史担当的又一重要维度。这不仅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路径,也是一种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坚定我们党的历史担当的重要战略思维。
第三,深入阐发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的奋斗历程与历史经验,为我们党引领大转型时代阐明了坚定的历史主体意识。不论是文明思维还是文化记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从历史主体的立场上坚守并不断凸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移易的权利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始终坚持强化我们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和历史担当,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延续历史、推动历史和创造历史的鲜明历史主体意识。
团结一心驾驭大博弈时代,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文化—实践自信
随着中国社会的更加开放和互联网空间的高速崛起,当代中国也开始置身于一个不同思想、观念和思潮的大博弈时代。这不仅体现在多种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和深度竞争上,也体现在国际社会对于当代中国的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进程与旧的不合时宜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规则之间存在矛盾的高度关注和激烈辩驳上;不仅体现在人们关于新旧发展方式、发展布局、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则的全方位比较之中,也体现在人们关于新旧发展理念、发展秩序、发展价值和发展理想的深入探讨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临的这样一种观念、思潮和价值观的多元并存、激烈竞争和大博弈境遇,迫切需要我们党能够站上反映时代变迁和观念变革的思想潮头,以深厚而宽广的文化自信倾听时代呼声、把握时代精神,牢牢掌握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领导权、话语权,最广泛、最深度地凝聚全党全民族的改革发展共识和奋斗激情,在团结一心中成功驾驭大博弈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共产党员的毕生追求,必须不断坚定全体党员和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更好地发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文化要求,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文化基础,极大地唤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的中国意识,显示了我们党在驾驭大博弈时代上深厚的实践文化自信,为我们从思想文化建设的角度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提供了重要启示。
第一,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奠定了我们党驾驭大博弈时代的精神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广大党员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锤炼共产党人的“心学”,必须勇于并能够承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中华道统气质,能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举措,展现了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高度和正心诚意。
第二,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壮阔了我们党驾驭大博弈时代的精神力量。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性、主体性和总体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理论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贝油平娲友现蔚车慕嵌瓤?这一理论创造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只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行动才能在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生活中获得信念扎根与信仰认同,才能坚实地走向广大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世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为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贯注了强大的文化能量。
第三,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我们党驾驭大博弈时代开辟了把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原创性相结合的本土知识生产、思想建设和理论创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为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指导和源源不断的思想支撑。
看齐核心造就大发展时代,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政治自觉
当代中国也正在进入一个立足于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规则和发展理想去追求和实现中国道路大推进的时代。这不仅体现在我们党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目标和价值理想,也体现在具体地形成了实现这一总目标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不仅体现为我们党在经济发展上提出了以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去应对、把握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决策,也体现为在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推进上形成了“四个全面”协调推进的战略布局;不仅体现在我们党提出了五大新发展理念以引领和推动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也体现在我们在世界舞台上坚持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文明交流互鉴的思维去推动建立更合理全球治理规则和秩序上。进一步推进并现实地成就这样一个中国道路大推进的时代,要求我们党必须立足新的历史阶段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也意味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高度的政党自觉和政治文化建设实践,形成并维护自身坚强的领导核心和领导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顺应时代要求和实践呼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是对我们党建设发展历史经验和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客观反映,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并把握“三大规律”的过程中形成的深刻历史理性成果和宝贵政党智慧。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正是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文化—政治要求,是我们党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道路大推进必须具备的政治文化建设自觉与自信。
第一,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实现中国道路大推进的政治文化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成功地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雄健姿态和光明前景。实践表明,明确并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政治文化要求;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正是实现中国道路大推进的政治文化保证。
第二,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实现中国道路大推进的政治文化建设路径。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回应实践要求,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苦干实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迈出重大步伐,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实践表明,明确并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执政党能力建设要求;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正是实现中国道路大推进的政治文化建设路径。
第三,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实现中国道路大推进的政治文化自强姿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对民族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的历史担当和雄才大略,以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承诺奋力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文化理想,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对更合理全球治理规则和文明世界秩序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不仅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文明崛起姿态,也极大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的文化—历史发展方向和进程。实践表明,明确并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精神要求;牢固树立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正是实现中国道路大推进的政治文化自强基石。
发展阶段的大转型、思想文化的大博弈和中国道路的大推进,共同塑造了当代中国的大时代及其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伸延逐渐超越压缩的历史时空特征,显示了当代中国经改革发展、大国崛起进而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步趋势,内生了中华民族坚定地形成和维护自身领导核心的历史理性选择。在这样一个需要核心也明确了核心的新的时代,坚持不忘初心、团结一心,坚定看齐核心、维护核心,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时空意义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与自信。
(作者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历史 中国 推进 文化 发展


河北南宫发现明成化年间七彩圣旨
探访韩国“世越”号沉船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审否认检方指控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各国根除腐败
伊拉克和中国油企签署油田开发合同
意大利总统任命朱塞佩·孔特为新政府总理
空军“红剑-2018”演习致力提升体系制胜能力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