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减税降费,托起中国实体经济信心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题:减税降费,托起中国实体经济信心
新华社记者韩洁、郁琼源
对符合条件小微企业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多项基金;2017至2018年,将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提取比例由2.6%下调为1.3%……山东省青岛市政府日前发文,公布25项减税降费举措为企业实实在在减负。
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继2016年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2017年大力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无疑将成为新一轮政策“焦点”。
2月8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聚力”清费,吹响了新一年国务院部门更大力度企业减负的“冲锋号”——坚决取消事业单位不合理收费,坚决杜绝中介机构利用政府影响违规收费,行业协会商会不得强制企业入会或违规收费。要抓紧建立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切实减少涉企收费自由裁量权……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于蓬勃兴旺的市场活力,而市场活力的主体就是企业。税减了,费降了,发展环境好了,实体经济发展才能有信心,经济才能有活力。
回眸“十三五”开局之年,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背后,党中央国务院正是通过做好国家“钱袋子”的减法,换取企业转型升级的加法,增强经济发展动能。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更关乎你我每个人的“钱袋子”。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低于2015年5.8%的增速,为自1988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最低增速。其中,政策性减收较多、清理涉企收费免征范围等是减收一大因素。
财政部税政司负责人介绍,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试点覆盖最后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所有企业的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也纳入抵扣范围。目前试点运行平稳,发展态势逐月向好,全年减税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
对符合条件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实行递延纳税优惠、放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范围、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扶持力度……2016年,财税部门还通过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大力实施普遍性降费举措,合理降低企业负担。
财政部税政司负责人介绍,2016年中央取消、停征和整合了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等7项政府性基金;将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范围,由现行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扩大到了10万元;将原只对小微企业免征的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扩大到了所有企业和个人。这些措施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270亿元。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面对企业期盼进一步减负的呼声,财政部部长肖捷日前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2017年将加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适度扩大支出规模。除了继续落实并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之外,还将“研究实施新的减税措施”。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最新部署,意味着新一年“清费”将与“减税”进一步联动,切实保障企业收获减负实效。
市场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预期管理。国家大力度减税降费,无疑有助于提振企业信心,稳定发展预期。预期稳,则市场稳,经济才能行稳致远。对政府部门而言,关键要将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算清减税收费大账,理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同时要下决心压减政府行政性开支,只有政府真正过“紧日子”,企业活力释放的“好日子”才可期。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减税降费 实体经济


雄安“绿色拆除”10小时夷平8000平米建筑
尼日利亚村庄遭袭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73人
亚美尼亚议会选举反对党领导人帕希尼扬为新总理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开幕
匈牙利新一届国会成立
马来西亚大选即将举行
强降雨来袭 广东多地暴雨预警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10周年慰问演出在四川举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