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重庆拟立法要求子女写信问候老人 回应称不具强制性
焦点1 征求意见稿是否要求过细?
法律界人士认为客观上值得肯定,但不宜直接描述生活场景
以法规的形式,对子女的赡养和探视义务做出具体规定,这样的征求意见稿,是否要求过细?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不少法律界人士指出,由于内文条款涉及家庭内部问题,其要求明显过于细化。
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常清表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地方以立法的形式予以倡导,作为公民行为的基本要求,客观上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子女和老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家庭内部问题,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在处理时宜采取劝导、调解等和缓的方式,而非简单以条文形式固定,更不应该直接对日常生活场景进行描述。
“过于细化很难行得通?!北本┦ピ寺墒κ挛袼跤乓墒Τ疲谋泶锓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对打电话通书信等具体情形进行规定,在法律上很难举证。
焦点2 道德倡导是否具有足够约束力?
专家认为社会伦理道德下降,希望用法律来支持道德
重庆市政府法制办相关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上述征求意见稿并不具备强制性,也无对应的处罚条款。也就是说,在具体实施时,这样的地方法规,更多仅具有道德提倡性。
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的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肖金明曾表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无论家庭道德、社会道德还是伦理道德的作用力都出现下降。这样规定是希望用法律来支持道德,不存在法律对道德领域的强行介入。
另外,我国有很多法律涉及道德方面,例如很多地方在尝试见义勇为立法、慈善立法、志愿服务立法等。也有不少国家的法律都有类似精神赡养的条款。所以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不可能决然分开,会出现法律和道德同时发挥作用的情况。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认为,法律的作用有指引、教育、惩罚等,通过司法强制力去实施,并非主管部门本意。过分强调强制性,或者约束力,是弄混了法律条款的可操作性与可诉性、可制裁性??刹僮餍园ㄆ琅惺欠?、行政问责、调处家庭纠纷等。在社会立法中,很多条款本身即侧重于鼓励、倡导、保障。
编辑:梁霄
关键词:重庆 老人 子女 强制性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大熊猫宝宝迎新春
“中国红”海外闪烁 庆春节年味正浓
日本东京:寒冬时节赏“繁花”
故宫完成珍宝馆二期改陈 即将对公众开放
2019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亮灯
走进第64届布鲁塞尔古董艺术博览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