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农村家庭账本: “人情”已成债务 16年损失100%
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姜红(应研究者要求,化名)的调研中,有一个详尽的家庭人情往来账本的样本。
这是江汉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农家,一家6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加上两个孩子。家里主事的爷爷在一本本农村小学生的作业本上,一笔一划记录下家庭人情往来的账目,留下了一个家庭前行的行行足迹,也留下了乡土中国一个中部地区三十余年来人情往来的缩影。
打开这尘封已久的笔记本,纸页早已发黄,然而直观的数字背后,变化清晰可见,更让人触目惊心。
从改革开放到2000年以前,这个家庭的账本上数字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大多以个位数为主,全部都在两位数以内。新的世纪到来后,数字攀升的节奏犹如激烈的鼓点摧人心魄。
2000年时,家里给最小的孩子办十周岁酒席,姨妈等至亲的名字下面出现上了百元大钞的记录,表叔等近亲送50元,远亲送20元,村里的白人情(村民之间)还保持着持续十多年的5~10元标准。一场酒席,家里人情收入1000多元,除去各种开支后净赚了300元。
2007年,爷爷60大寿,人情收入突破五位数,一下达到了12030元。这个阶段,伴随着如火如荼的打工经济勃兴,老人留守种田,父母已经先后到江浙打工,家庭整体收入也在加速增长,里亲外戚之间的手头也慢慢宽裕。
2009年,最小的孩子考上大学。姨妈的人情钱已经涨到1000元,达到8年前的10倍。而近亲的额度也增长到300~500元,即使村民的白人情中,100元以下的数字在账本上杳无踪迹。
这一次,这个家庭的人情收入总计有1.5万元,净赚5000元左右。除此以外,还有一笔额外的收入,乡村里兴起了给路费钱的项目,至亲和近亲每家要给100~200元,这个收入没有任何的成本支出,全部属于净赚。
2014年,家庭两个孩子中的姐姐结婚。至亲的开销标准已经统一到了3000元以上,这包括喜宴前登记的1000元情钱,还有婚宴上一份压箱钱,新年回门时一份打发钱,远亲和村民的送情也同样水涨船高,相应有了提升,村民名下的数额从100元变到200元地多了起来。
编辑:梁霄
关键词:农村 家庭 账本 债务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大熊猫宝宝迎新春
“中国红”海外闪烁 庆春节年味正浓
日本东京:寒冬时节赏“繁花”
故宫完成珍宝馆二期改陈 即将对公众开放
2019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亮灯
走进第64届布鲁塞尔古董艺术博览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