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中国军医和非洲兄弟姐妹的春节
———再忆援塞抗埃
又到一年春来到,当新年的脚步渐渐临近时,我脑海中又想起了那些曾在非洲遭受过埃博拉病毒侵袭的兄弟姐妹,不知道他们现在非洲还好吗。
2015年2月18日,是中国农历的大年三十,祖国的人们正兴高采烈地迎接新年的到来。而我作为解放军第三批援塞医疗队队员,正在非洲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疫情。那一天,我和队友们再次来到了中塞友好医院,救治被埃博拉病毒侵袭的患者,不一会儿,大家就走上了各自的岗位,有的消毒,有的接诊,有的查房,有的配药,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这一天,医疗队为每位埃博拉患者送上了新春贺卡和礼物,祝福他们早日战胜病魔。每位患者看上去很是高兴,这些非洲患者说知道中国的春节。在这里,我看到了队员们常提到的聋哑儿童“小西塞”,据说他刚来时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后来大伙儿集思广益,给他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西塞,就是西非塞拉利昂的意思。虽然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行动有些不方便,但还是亲自给他沏上一杯浓浓的营养素,一勺一勺地喂到孩子口中。小西塞抬起那瘦弱的小脸,冲着大家腼腆地笑了。
在病房里,我还看到了年轻小伙卡马拉,当他接过队员们送给他的新年礼物时,一直都在说谢谢。我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尤其是卡马拉那双略带湿润的大眼睛,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瞪着大大的眼睛盯着中国医疗队员,目光里是一片清澈,我想尽管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是相同的,他那眼神中流露出的尽是对中国医疗队员的感激。就在那天,我们得知卡马拉将在第二天(中国的大年初一)康复出院了,整个医疗队都感觉很是欣喜,这是送给中国医疗队员最好的新年礼物。
并不是每一个细节都如此让人感动。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高达90%,病区气温高达35度,医疗队员们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每一个动作都有些费力,但每一个动作也都可能带来生命危险。不过队员们都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将生死置之度外,仔细对所有患者进行全面查房。
每当队员们进去病区一小时,病房外的队员们就会拿着对讲机不停地呼叫,“进病房1小时了,该出来了!”按照医疗规定,人进入埃博拉病房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否则身体就可能会出问题,尽管当时我和队友早已疲惫不堪,汗流浃背,但不敢有片刻的停歇,争取把最后一名患者看完?!?个半小时了,赶紧出来!”“已经2小时了,必须出来,再不出来就出事了!”
2小时后,我和队友拖着几尽虚脱的身子走出了病房,脱掉11件防护用品,感觉能够正常呼吸是一件幸福而奢侈的事情。出来之后,不到一分钟就喝掉了一瓶500毫升的矿泉水。那一天,当我们回到驻地吃年饭时已是下午1点多了,由于塞拉利昂与北京的时差问题,那时北京时间已是大年除夕晚上9点多了,国内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开始1个多小时了。
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过春节,也从来没有以这种方式和状态过春节,忙碌而充实,危险而又义无反顾,不能与家人团聚却又意义特殊。当时我一直在想,身处异国他乡,是什么让中国军医在最危险的地方坚守,是什么让中国军医在最关键的时候担当?进入埃博拉病房,我渐渐地明白了,是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死神面前毫不畏惧,是满怀的深沉大爱让我们在病魔面前救死扶伤,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远离后方的异国,一群中国军医用他们的仁心仁术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2015年3月21日,我们第三批医疗队累计收治留观患者146例,其中埃博拉确诊患者25例,非埃博拉患者121例。我们以中国军医过硬的技术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实现习主席提出的“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凯旋回国。
海阔路遥,时空轮转,转眼快两年了。小西塞、卡马拉、蒂莫西,还有埃博拉老奶奶穆苏……我们身处异地,你们在非洲还好吗?我在中国盼望着埃博拉病毒不会再来,盼望着非洲人民生活越来越好,衷心祝愿你们幸福安康,祝愿中非友谊地久天长!
(作者系解放军第三批援塞抗埃医疗队队员、解放军第302医院宣传干事)
编辑:赵彦
关键词:中国军医 非洲 埃博拉病毒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