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中国向世界展现领导力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推动包容发展与平等增长——中国向世界展现领导力
新华社记者 杜静 金旼旼
达沃斯论坛素以洞悉时代发展先机著称。从其历年年会的主题关键词看,这一全球最重要的经济论坛总是试图在变化的全球经济科技大潮中,把握那些可能塑造未来的重要变量,并且密切关注科技和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冲击。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摄
今年论坛年会的主题是“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对领导力的呼唤往往缘于对现实世界的迷茫。过去一年,从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到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很多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已经习以为常的观念遭到颠覆,包括全球化、自由民主、开放、合作等。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利益分配的不平衡性加剧,包容性阙如。
如何推动包容增长,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课题。在美国孤立主义情绪抬头、欧洲排外情绪上升的当下,中国在推动全球包容增长中的角色和作用受到史无前例的关注。
从“撕裂”到“包容”——世界呼唤新型领导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某种程度的“撕裂”。而这种“撕裂”,正是2016年一系列“黑天鹅”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近来导致更多国家两极分化。赢家赢得更多了,输家输得更多了。这就为民粹主义论述开启了空间,”世贸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说。
在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看来,当今世界的“撕裂”已经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他说:“我们现在更加需要一种应势而为、勇于担当的新型领导力。”
什么是新型领导力?施瓦布给出了这样的解释:领导者应成为普罗大众的“雷达系统”,用自己的敏感和同情心感知并回应大众诉求;领导者还应成为普罗大众的“指南针”,在正确价值观和超凡远见的指导下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达沃斯论坛在设定今年年会主题时呼吁,这一领导力意味着必须正视部分社会阶层遭受的挫折和不满,尤其是那些未能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层。
有思路、有行动——中国积极践行包容增长
“世界需要创新性的理念来推动包容增长,”施瓦布说。
过去一年,中国对世界的一项重要贡献,就是对全球发展理念的升华。在中国的积极推动和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确立了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框架,在这个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上,首次把“包容增长”提升为更高层次的全球共识,着力应对不平等的挑战。
推动包容增长,中国有思路,更有行动。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减贫是中国对全球包容增长的最大贡献。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使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
“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中国领导人始终心系人民福祉。2016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的预定目标、棚户区改造开工600万套、养老金稳步提高惠及1亿多退休人员、基本医保参保率固定在95%以上……一项项关键指标亮点纷呈,为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温暖。
推动包容增长,中国绝不只是独善其身。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凹劝炎约悍⒄购?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中国领导人的论述,为建设更平等的美好世界指明路径。
应势而为、勇于担当——中国助推包容性全球化新潮
在本届达沃斯论坛年会设置的5个支柱议题中,“重塑全球合作”排在首位。论坛方面对这一议题的解释:目前的全球合作体系已经过时,如今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打造一个有活力、包容性的新体系来帮助管控全球化的影响。
这一议题的设置正是回应2016年风起云涌的反全球化浪潮。某种意义上来说,反全球化浪潮的出现正是因为此前各国国内政策和全球治理未能很好控制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导致包容性不足。因此,今年论坛期间,如何令全球化发展趋利避害、实现包容性发展将是重要看点。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增大以及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丁远说,“此次达沃斯论坛在反全球化浪潮渐起、贸易?;ぶ饕逄返谋尘跋抡倏?中国对于全球化、自由贸易等议题的态度引起全球高度关注。”
在去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我们不能因为一时困难停下脚步,要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注重同各自发展实践相结合,注重解决公平公正问题,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吸引外资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正成为包容性全球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为推动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推动包容性全球化,中国被世界寄予厚望?!澳壳叭蚧V筒磺?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推动力已不存在,未来全球化动力将主要源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说。(参与记者:有之炘)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全球化 全球 世界 领导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