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现在是地里摘金 粮农如何变成了枣农

图为沾化枣农在采摘冬枣。李向中摄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西孙村“枣把式”孙观朋说起种粮转种枣的效益,一语破的:“过去是土里刨食,现在是地里摘金?!本?0年的发展,沾化冬枣从1984年散落在农户庭院里的56棵老冬枣树,发展成今天50万亩的大块头,昔日的盐碱滩涂变成葱郁的大枣园,冬枣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金牌”产业。
农民增收有几何?
“现在,冬枣树成了摇钱树?!彼锕叟笥米钇邮档幕坝锉泶镏种捕娲吹幕竦酶?,“政府导,干部带,群众干,一亩冬枣上了万。挣了钱干什么?买摩托,买彩电,汽车空调进了院?!?/p>
“这30多年过来不容易。当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东风吹进了西孙村,包产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大伙的腰包还是瘪的。”孙观朋说,“农资价格比惠农政策‘跑’ 得快,飞涨的农资价格‘吃’了国家给的种粮补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不起来,开始抛荒外出打工?!?/p>
村里几次尝试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先后种植过苹果、梨等其他果树,由于“水土不服”,都以“一年推广,三年伐光”而“夭折”。
早在1984年,沾化进行枣树资源普查,在下洼镇秦口河流域发现56棵老冬枣树,其上乘品质脱颖而出,从此沾化冬枣走出“深闺”。
“政府发动群众种植冬枣,一开始群众不买账?!崩纤锼?,前几次调整产业结构不成功,群众对种植冬枣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为了发展种植冬枣,镇政府是蛮拼的!”孙观朋说。村宣传、户动员——“一亩冬枣树,走上致富路”“要想富,早种冬枣树”……沾化把冬枣树定位为“县树”,建立了冬枣研究所和育苗基地,从区到乡镇成立了冬枣产业办公室。
发展冬枣之初,沾化的党员和村干部成了第一批“吃蟹人”。随着时间推移,到1996年枣树种植初见成效,每亩收入达2000多元??吹叫б婧?,村民纷纷自发种起了枣树,收入年年攀高。1998年,沾化作为山东最后一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摘帽,2014年撤县设区。冬枣产业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编辑:梁霄
关键词:粮农 枣农 摘金


也门饮用水供应严重短缺
美国纽交所“换装”迎接李维斯上市
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已救出31人
圆月
纳米比亚举行独立日庆典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山东:春雨润花
当中国京剧遇上意大利歌剧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