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收藏鉴宝头条收藏鉴宝头条
闻鸡起舞杏花天?
——漫话有关鸡造型的中国文物
也是因为一鸡先鸣、众鸡随鸣,古人衍生出关于“天鸡”的神话——认为天将破晓时第一个啼叫的是神奇的天鸡,它生活在桃都山上。据《太平御览》引《玄中记》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鸣”。在汉代文物中,便可以看到桃都树的形貌。河南济源泗涧沟西汉晚期墓中,曾出土有一株釉陶树,主干修直,侧旁横生九枝,枝端有上翘的花叶,并分别塑有飞鸟、猴子和蝉等。主干顶端塑一立鸡,高冠,长颈敛翅,挺胸傲立,似引颈欲鸣。郭沫若先生曾据《玄中记》,将该树定为“桃都”,而傲立树端的雄鸡,正是世间众鸡随其朝鸣的“天鸡”。
“鸡鸣将旦,为人起居”。古人不但认为鸡鸣为一天之首,还认为“鸡日”是一年之首,将大年正月初一定为“鸡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贴画鸡,或斲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奔Φ男蜗螅谡饫锸潜挥糜诩槠砀<氨俪幌榈?。
除神奇的“天鸡”以外,在古代封建社会有些人还盼望“金鸡”的出现,那是牢狱里的囚犯和他们的家属。因为唐宋时皇帝大赦时要树立“鸡竿”。“金鸡赦礼”约始于后凉时期,是古代帝王大赦天下的一种形式。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述,大赦之日所树金鸡,“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承以彩盘”。故李白有“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的诗句。
在中国古代,还取鸡的形貌制成祭祀时用的盛酒“礼器”,称“鸡彝”(亦可写为“鸡夷”)。但是在考古发掘获得的商周青铜礼器中,虽多鸟兽形尊,却未见作雄鸡形貌的。不过考古学者邹衡认为,史前时期遗址中出土的陶鬶,就是最早的“鸡彝”。史前陶鬶质地多红陶或黑陶,在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中出土数量较多。鬶体下部是鼎立的三只丰满的袋足,上承带直颈的鬶口,颈后有鋬,口前伸出尖形的长流。整体看来,其造型正似一只伸喙引颈仰天长鸣的雄鸡,或即夏商时“鸡彝”的前身。
此后,经过众多世纪,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才又出现了以雄鸡造型制作的器物,就是六朝时期流行于世的“鸡首壶”或称“天鸡壶”。六朝时期,江南青瓷制作日趋繁盛,釉色莹碧,受人喜爱。其中盛酒浆的瓷壶,开始采用雄鸡造型。如出土于南京象山东晋王氏墓的“青瓷鸡首壶”,壶流塑成高冠的鸡首,鸡嘴处开圆孔即为流口。与之对应,北方的北朝墓葬中,也随葬鸡首壶,但装饰繁缛,壶鋬上饰有螭首,且有的鸡首仅是装饰,有的连口都没有。其中最华美的一件,当属出自太原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青釉龙柄鸡首壶”。陶瓷质的鸡首壶,一直沿用到隋朝统一全国以后,在陕西西安发掘的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埋葬的九岁小女孩李静训墓中出土过一件“白瓷鸡首壶”,釉色洁白,双系螭柄,鸡首高冠圆目,张口欲鸣,全壶仅高26.5厘米,造型小巧清秀,是这类文物中的佳品。而这个小女孩墓中能够随葬大量精美的遗物,是因为她的身份特殊——她是隋文帝杨坚的女儿(北周宣帝的皇后)的外孙女。
在中国古代,人们如此喜好关于鸡的传说和以鸡造型的艺术品,原因应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后,鸡成为农家畜养的最重要的家禽。中国古代养鸡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例如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等处,都有鸡的遗骸出土,表明家鸡在黄河流域驯化的年代,可以早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这也是目前已知的国内外最早的养鸡的纪录。稍后,在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中,大都有家鸡遗骸出土,表明家鸡的饲养日趋普遍。在江南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中,虽然少见鸡骨,但是出现有最早的表现家鸡体态的雕塑作品。湖北天门石河镇邓家塆遗址出土的小型动物陶塑中,以鸡的造型多见,形体虽小,但轮廓鲜明,突出了家鸡高冠短喙的特征,颇具神采。到了青铜时代,商周时期已将鸡列为“六畜”之一,反映出这种家禽与人们日常生活日趋紧密的联系。
古人还利用雄鸡好斗的习性,开展“斗鸡”游戏。带有博彩性质的“斗鸡”,在中国古代颇为盛行,从先秦直到唐宋,从帝王到庶民,都极受喜爱。曹魏时期,斗鸡盛行。据《邺都故事》记载,魏明帝太和年间曾专门筑有“斗鸡台”。许多文人如刘桢、应瑒等都写有斗鸡诗。曹植所写《斗鸡》诗,还被收入《曹植集》,并列为全书第一卷首篇,诗中生动描述了斗鸡的雄姿:“群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佑鹧宸?,悍目发朱光。觜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愿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场?!币虼嗽诠糯耐枷裎奈镏校部梢匝暗蕉芳Φ纳碛?。在四川省德阳黄浒镇蒋家坪出土的一件汉代画像砖上,画面下方左侧有一高冠长尾的雄鸡,挺胸翘尾,趾爪锐利,描绘的应是专供博戏的“斗鸡”。在唐章怀太子李贤墓的壁画中,有一位黄衫绿裙的高髻侍女,怀抱一只高冠修尾的雄鸡,它也是一只“斗鸡”,可算是一幅生动的风俗画。
更多的以鸡为题材的古代文物,是在墓葬中出土的模拟家鸡的陶制或木雕模型,从汉至唐,这种在墓内随葬俑群中放置家鸡模型的习俗经久不衰。汉墓中的家鸡模型造型写实,肖形而生动,以陶质为主,也常见木雕作品,还可以看到家鸡模型与鸡埘和鸡桀(栖鸡的木架)结合放置的例子。到六朝时期,江南青瓷生产繁荣,墓内随葬的家鸡模型随之改以青瓷制作,更常常制成鸡埘的模型。隋唐墓中,仍保持随葬家鸡模型的习俗,质料以陶瓷为主,有时采取群鸡造型。同时在隋唐墓中还有另一种以鸡造型的艺术品,就是十二时俑中的酉鸡,塑成雄鸡首人身的造型,身着袍服,或坐或立。昂首伸颈的雄鸡,与同列的猴、兔等生肖相比,显得傲然脱俗,与众不同。
除了在墓葬的随葬俑群中放置家鸡模型外,在墓室的壁画中也??梢钥吹郊Φ男斡啊L乇鹗呛何菏逼诘哪故冶诨?,常有描绘庄园的画面,在庄园畜养的家畜家禽中,自然少不了家鸡。特别是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的画砖中,有许多描绘家鸡的生动画面:有的是描绘丰收扬场的画面,??杉轿乒榷炎氖成⒙涔攘5募θ海灰灿凶琶杌婕θ旱幕?,在一只趾高气扬的雄鸡引领下,成群的雌鸡随之行进,组成一个欢乐的大家庭。这些被畜养的家鸡,最终的命运是成为庄园主人盘中的佳肴,所以画砖中也有表现女侍杀鸡煺毛的场景,颇具生活情趣。
“一唱雄鸡天下白”。鸡给人们带来的是晨光般的希望。又由于“鸡”“吉”谐音,故中国民俗视鸡为“吉”。在此,谨祝鸡年大吉。而为了中国梦,我们更须“闻鸡起舞”,奋发前行。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闻鸡起舞 关鸡造型的中国文物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