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近两千棵古枣树“移植死” 谁来为古树之死买单?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王林园
她们是大自然的馈赠。
她们是历史变迁中的沧海遗珠。
她们数百年矢志不移守候着中原文明。
然而,在河南新郑薛店镇花庄村,1800余棵古枣树一夜之间遭到几十人和7台小挖掘机斩杀,连根拔起。
多位老人从来没有停止为“救命的古枣树”讨一个说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近日开庭审理,“古枣树之死”谁之责?
一夜之间:也无枣树也无根
“一个钩机从上往下一压,把树梢全部压坏,然后钩住枣树的树身,往后一钩,往前一推,再往下一钩,枣树就出来了”。六十多岁的花庄村村民花五松回忆起毁树当晚,依然心疼不已。他说,钩出来的古枣树不带土,不是“移植”,很难成活。
2014年1月16日晚上八点多,在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因建设占地需要,当地领导干部带着几十人和7台挖掘机,让花庄村的1800余棵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枣树,有的甚至已经500多岁,在一夜之间“搬家”。
花五松从二十多岁时就开始管理古枣树,对古枣树颇有研究。他是当地红枣管理协会的农技师?!肮旁媸鞅蝗宋罅恳浦玻浦埠蟪苫盥史浅5?,这是枣农都知道的常识?!被ㄎ逅伤?,更何况,这并不是科学的“移植”。
当地村民反映,由于采伐时不是以移植为目的,采用破坏性、毁灭性的方式挖掘古枣树,之后“移植”时不按照树木,尤其是大型树及古枣树的科学移植操作技术规程正常规范地操作,被“移植”古枣树大面积死亡。
在村民花银海的记忆里,过去闹饥荒,他们背着百十斤的大枣搭煤车南下到河南南部、湖北等地,将红枣换成粮食带回来,全家人才得以活命,“这些枣树比爹娘还亲,饥荒时爹娘都不一定能救命,但这些枣树能?!?/p>
新郑是红枣的故乡,种枣历史最早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枣文化源远流长。当地大面积的、生长几百年的古枣树林,使新郑及周边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古枣树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
出于对枣树的特殊情感,花五松、花银海等村民一直没有停止为古枣树讨回公道。
编辑:梁霄
关键词:枣树 古树 买单 移植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