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人民日报国纪平文章:推动世界经济迈向包容普惠的新时代
——学习习近平主席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即使从问题导向看,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类问题,也早已离不开“全球化”思维。今天,每一秒钟都是马克思所说“世界历史”中的全球性时刻。一个崭新的世界,倒逼着全球治理的升级,呼唤着世界观念的转变。这也是为什么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发出警告,今日世界的危险之处,在于经济?;⒌亩淌颖;ぶ饕宸从梢远糁拱敫鍪兰鸵岳赐贫梅⒄共⑹故谌送牙肫独У木萌蚧?,但各国面临的诸多问题,不会如一些人所愿改变其“全球”属性。
不畏浮云,极目远望。如果说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教会了我们什么,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人云亦云地唱衰经济全球化非但无助于解决眼前问题,反而加大解决问题的成本;从历史演进的长远视角着眼,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演进的大方向,才能为走出当前困境提供指引。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所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p>
(四)
当然,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不应该等同于无视反全球化声音始终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事实。为何经济全球化始终难以摆脱质疑之声?当下反全球化思潮在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国家集中爆发、愈演愈烈,深层原因又是什么?
归根结底,眼前的问题是经济全球化“双刃?!蹦谠谔卣鞯谋厝唤峁?/p>
习近平主席把这个道理讲得很清楚:“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反全球化的呼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足,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p>
分析眼下经济全球化遭遇的困境,就必须看到,当前世界经济长期低迷,贫富差距、南北差距问题更加突出。根源何在?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了当前经济领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三大突出矛盾: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这其中,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问题,无疑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如何解决公平公正问题,一直是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首要难题。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著名学者布兰科·米拉诺维奇曾在10年前以欧洲足球联赛来揭示经济全球化在这方面的弊端。阿森纳、巴塞罗那等大牌球队在全球范围招揽优秀球员,比赛成绩由此得到确保;但是,随着欧洲各大联赛逐渐“全球化”经营,能够跻身欧洲精英行列的球队总数却不断减少,穷国或者小国的球队,几乎再也无法复制布加勒斯特星队(罗马尼亚)、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塞尔维亚)曾经的辉煌,赢得欧洲冠军似乎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需要看到的是,当前反全球化、民粹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大行其道,也同政治领域出现的弊端密不可分,经济发展和利益分配出了问题,随后经济问题又被政治化包装和情绪化表达,最终导致社会分裂加剧。在西方一些政治力量看来,“抽象地反对全球化,显然比直面具体的政策问题容易多了”,一些人扯起?;ぶ饕迤熘?,高喊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口号,甚至到处找替罪羊,无端指责发展成功的国家,试图把民众注意力从国内引向国外。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不久前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在一些国家面临“领导力赤字”,没有人敢于向公众说明经济全球化的益处。美国著名评论家扎卡利亚则在《后美国世界》一书中批评说,美国完成把世界“全球化”的历史重任后,忘记了把自己的视角和心态也“全球化”。
正是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的相互交织,为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始终强调,“全球化及其不满情绪所传达的主要信息是,问题并不在于全球化,而在于如何管控这一进程”。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敝斡胺慈蚧酆险鳌保驹谟谟行Ы饩龅苯袷澜缇迷谠龀?、治理、发展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这个最迫切的任务,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会场明确提出了中国方案: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
“领导力:应势而为、勇于担当”,中国方案,正是此次达沃斯论坛年会主题所承载的期待。
(五)
“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凝聚古老历史文化的东方智慧,再次为全球治理注入新的内涵。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背后正是命运共同体意识提供的哲学指引。
经济全球化在西方国家遭遇变局之际,越来越多目光投向发展中国家,探寻新的动力之源。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的重要代表。今天,世界对中国的期待进一步提升,这是中国道路的成功带给世界的信心。
道路决定命运。正是依靠这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改革创新的、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不仅自身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也为世界提供了机遇。当下,国际贸易潮水回落,跨境投资低迷不振,经济全球化困顿乏力。但中国开放态度一以贯之,积极倡导让更多人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我们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这是中国信心的宣示。2016年9月,在中国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中国提出共同构建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主张。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两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为经济全球化进程注入动力。
“我们要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这是中国决心的宣示。2016年11月,在秘鲁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重申“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的全球化立场。
达沃斯讲台,中国作用、中国影响再次彰显。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经济增长更加包容。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逼胶?、包容、开放,习近平主席用中国实践告诉人们,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这是化解当前围绕经济全球化各种质疑的关键。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敝泄岢觥耙淮宦贰背椤⑼贫纳迫蚓弥卫?、大力建设共同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就是积极致力于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今天,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带来新的哲学思维,正在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包容性新时代??梢运?,“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法国《回声报》此前评论称,今天的中国以自身惊人的能量带动了其他国家发展,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鼓手角色,赋予全球经济节奏感。
把握时势,是每个国家走好发展之路的关键。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人们深深体会到,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在围绕经济全球化的迷雾令许多人心生迷茫的当下,尤其需要明确方向,辨清路径。中国愿同世界一道,主动把握历史演进趋势,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注重同各自发展实践相结合,注重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提升发展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今天,中国在全球舞台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其底色正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表明中国人民期盼着同各国人民一起,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地球家园,实现对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尊重。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的隔阂与疏离,中国主张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以“找共通”而不是“找不同”的出发点审视世界,推崇“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的发展观,推崇“开放包容”而不是“相互冲突”的文明观。
达沃斯见证,中国怀抱命运共同体哲学,同各方一道,共同承担起改善世界的责任,引导经济全球化进程向着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为人类探索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习近平 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