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小寒琐语:冬天是思考的季节
若想知道最近有什么重要的节日,看看微信朋友圈就可以了,说不定自己也会跟着成为刷屏一族。这不,公历元旦刚刚过去,农历小寒马上就要到来,早有无数指尖在忙着刷新公号了。
小寒是节气名词,在二十四个节气里倒数第二。有趣的是,自从中国以公历纪年,农历小寒就被元旦分隔在新年之后。在中国人的心里,元旦只是一个时间概念,虽然也代表着新年开始,却跟春天没有关系。因为按照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元旦过后反而进入了一年当中最冷的时节,小寒之后,还有大寒,大寒之后,一年四季才算完成了轮回。只是这个话说出去,不仅创造了公历的西方人会头昏脑涨,那些疏离了农历的中国人也未必都能转过向来。
有人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笔者认为,这个结论本身就是一个重大发现。2000多年前的古人徘徊在黄河两岸,单是一个冬季,居然就能精准无误地划分出6个不同的节气,小雪大雪和小寒大寒每年只光顾一次,居然就可以在没有大数据的手工时代分辨出六种异样的体感。他们不但知道,当太阳黄经行至那个神秘的刻度时就叫小寒,而且把一个小寒又细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这就是中国古人的智见慧识,雪被山川之节,寒气欲凝之季,却是阴阳互动鸟飞雉鸣之时。二十四节气原本是给人列一个生命作息表,给农事写一份耕作指南,想不到不仅让炎黄子孙受惠,而且成了馈赠给整个世界的文化遗产。
真正的小寒在北方。近几年,北方尤其是东北的民间悄然形成了一个潮流,就是去海南三亚买房子。这些购房者又自动生成了一个冬去春回的候鸟群——去三亚是为了避寒。的确,对三亚人而言,寒冷永远在别处,在他们的词典里,小寒只是一个书面语。然而对于北方人,寒是最切肤的寒,冷是最实在的冷。
只有生活在冻土地带的人,才知道什么叫高纬度战栗。也正是这种战栗,让农耕时代的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养成了抄着手“猫冬”的习惯,滋生出了“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式的人生观。当然,这毕竟是老东北的过去,如今更多的东北人在享受寒冷,而且学会了驾驭寒冷,创造出了冰雪节、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等项目,把寒冷做出了商业,更做出了文化。
有学者这样评价,小寒是“君子以经纶”,大寒是“君子以修省”。心下细想之,不无道理,气候与人息息相关,冬天是思考的季节。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人类的确应该趁着冬天尚能如期而至,收容静气,扪心自省。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小寒 冬天 思考 季节 琐语



马德里上演斗牛表演
汕头海关破获一起特大走私案 涉案固废达20万吨
纪念曼城恐袭一周年
巴基斯坦遭遇高温天气 造成至少65人死亡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完成第16次轮换交接
联合国官员呼吁国际社会拯救加沙地带医卫系统
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接受反腐败委员会问话
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