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年度热词榜单争相出炉 流行词是不是语言"流行病"
岁末年初,照例是各机构榜单盘点、评选年度流行词(语)的关口。一时间,“十大年度热词”等榜单争相出炉,好不热闹。然而,就在这当口,著名作家王蒙在出席某热词年终评选活动时,直接向流行词“开炮”,直指“小鲜肉”等热词把汉语搞得粗俗不堪,一些流行词正在蚕食、侵吞语言的多样性。流行词,到底是不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这个争论多年的话题再次来到了风口浪尖。
流行词每年层出不穷,伴随新词而来的新释义或新用法,也引发了各种指摘。对此,有学者认为,评选流行词的本意是对语言进行的一次梳理。希望通过评选让真正有生命力的语言得到沉淀,进一步丰富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众口一词有损语言多样性
作家中对流行词反感的并非王蒙一人。不久前,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只能遗憾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对网络语言的创造和运用,尽管很有才,却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造成男女老少众口一词、千人一面,人人都以会说同样的网络流行语为时髦。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学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p>
张扬个性的流行词有损汉语的多样性吗?有人曾做过一番比较:古人说人漂亮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现在我们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说人难看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我们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人们张口闭口只会说这些,那现代人会不会被表达的匮乏惊呆?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流行词的实质是大众语言的狂欢,学院和严肃媒体在使用语言时具引导性,绝不能没有选择地拿来就用。像“小鲜肉”“嫩?!闭庑┐视?,是带有性别歧视意味的,现在不仅成了流行词,被指称的人还不以为意,甚至以此为荣,这确实值得深思。
编辑:梁霄
关键词:流行 语言 热词 评选 话题


新西兰纪念南岛地震七周年
吉林现50根2.5米巨型“糖葫芦”吸引游人拍照
汶川地震十周年图片展在欧洲议会举行
土耳其和西非国家承诺加强经贸关系
迪拜展出超级高铁设计模型 内饰豪华如头等舱
元宵灯展点亮“欧洲心脏”比利时
民俗文化闹新春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赛中国队夺得银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