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办学规模萎缩 农村教育真的一败涂地了吗?
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湖南省泸溪县从2006年起提高乡村教师岗位津贴,目前村小和教学点教师的岗位津贴每月可达1400元,对稳定教师队伍起到了明显作用。江西省弋阳县通过社会集资,为优秀的乡村教师颁发奖金,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教师队伍的作用。
这些都是第五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的获奖案例。这一奖项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于2008年发起,每两年一届。这些获奖案例让公众看到了各地在教育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模式,如果把它们推广,可以由点带面,逐步推动中国教育制度的变革。
从过去几届的评选来看,教育创新的案例都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而从这一届开始,西部地区的案例变多了,反映出中西部的教育“后来者居上”。
更让人欣喜的是,各地的教育制度改革,出现了一些整体性的解决重大问题的创新模式。农村教育中有一些老大难问题,比如农村教师的来源、培养,如何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在这些问题上,各地有了一些有效探索:广西探索的是培养小学的全科教师模式,湖南和江西探索的是一种“中师升级版”,免费高职定向培养乡村教师,毕业后回乡工作5年。由于免费就读、毕业后可以当教师,这一政策受到很多农家子弟的欢迎。近几年,湖南省总共招收3.6万名定向师范生,毕业1.65万人。农村学校校长对这些免费定向生的评价非常高,因为他们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大都是本乡镇的人,工作稳定。
乡村教师的待遇问题,也是农村教育危机的重中之重。湖南的巫溪县就采取特殊政策,对在村小和教学点任教的老师,提供较高的岗位津贴,农村小学教师的津贴可以达到每个月1400元,年收入比县城和乡镇的教师要高一万多元。
虽然只是局部案例,但这些积极的尝试还是让人看到了农村教育的转机。所有的地方教育创新背后,都有一个个有担当、有情怀、有行动能力的教育局长或者校长。教育的希望在基层,真正的教育家也会产生于基层,而不是那些唯理论的空谈者。
编辑:梁霄
关键词:农村 教育 教师 城镇化 生源 质量


2018中国“白俄罗斯旅游年”开幕演出在重庆举行
尼亚加拉大瀑布结冰变“冷酷仙境”
波兰航空一架飞机降落时发生事故 头部着地
世界首座双层六线钢桁梁铁路斜拉桥在渝落成
国家图书馆带读者亲近《四库全书》
流光溢彩庆新年
元旦观花灯
冰雕高手献技哈尔滨国际组合冰冰雕比赛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