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预防慢病科学膳食成关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生活方式有关的一些慢性病,比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增多,由此引发医疗费用上涨,让许多人不堪重负。如何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慢病,相关专家探索了一些看似简单却行之有效的方法,即通过膳食调理,让慢病得到有效控制?!?/p>
全民健康才有全民小康
今年8月举办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是健康行业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国家领导人提出很多非常重要的方向和指引,把人民健康放在一个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尤其强调要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与人民共建共享。其中特别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而想要实现健康中国,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随后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主题,是全民共建共享,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这几年营养健康在中国渐渐兴起,引起了许多政府部门、大学、研究机构以及社会民间团体的关注。
在近日由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召开的2016中国营养与健康高峰论坛上,美国爱心基金会会长翁永凯表示:健康是影响国民卫生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她强调“如果没有健康,这一切都将是空谈。全民皆医生方可保健康,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健康中国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全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给医改新的契机?!蔽逃揽档馈J澜缥郎橹】到逃俳芯恐行墓宋仕锸飨酪仓赋?,只有全民的健康才是全民的小康。
食物营养为慢病治疗提供思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研究也明确了科学膳食对于慢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通过对生活行为的管理,完全可以做到慢病快治和有病不发。
科学膳食带来的慢病改善首先体现在减肥方面,根据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在华盛顿发布的《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显示,中国逾3亿人属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很大一部分超重或肥胖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导致。营养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艾华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吃动平衡,走向健康》的专题报告中指出,日常适量运动既可以保持适宜体重,还可以保证身体健康。但是运动也是需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如果不能良好把控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方式,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和负担。因此,管住嘴、迈开腿、好心态是构筑健康的金三角。
台湾癌症关怀基金会执行长黄翠华女士也专程从台湾来到现场,给大家做台湾癌友饮食教育模式分享——《守住密码,守住健康》。目前,中国慢性疾病海啸式爆发,如何通过饮食能够更好地预防癌症,以及对术后的病患有很好的康复,是值得向台湾癌症关怀基金会去学习和思考的。
此外,营养对于健康的作用也为医学学科提供了思路,以近几年火热的功能医学为例,除了治疗疾病外,它更提倡健康的维护,利用各种特殊功能性检查来了解个人体质的独特性,再依据其结果设计一套“量身定做”式的健康管理计划。通过正确的生活方式、运动、舒压、营养等干预方式,可以把身体内环境调整到最优的状态,提升抗氧化、自身的防御和修复能力,实现对慢病的预防。
功能医学专家王树岩认为,功能医学是一种完整性并具有科学基础的医学,但其实功能医学的一线治疗是生活方式的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美国是先由生活方式的教育师进行干预8周,如果无效再进行营养素干预。“患者通过吃营养素或者调理,治疗过的案例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是肿瘤手术后肿瘤标志物高的,已经做完手术、化疗了,肿瘤标志物还是高。通过我们调整以后,肿瘤标志物下来了。基本上我用的都是临床医生认可的临床指标来去判断治疗的效果。还有患者自己的疲劳感等不适症状得到缓解。肿瘤的病人疲劳感很明显,影响生活质量?;褂杏行┲琢龌颊甙紫赴偷攘俅仓副甑玫胶芎玫幕指?。”王树岩说道。
同样结合营养治疗的还有整合医学及功能医学。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樊代明表示,整合医学是从整体出发,把现有的知识加以有机的整合,形成新的医学知识体系,更加符合、更加适合疾病的治疗和人体的健康。整合医学不是医学知识体系,整合医学是一种认识论。更主要的是它是一种互补医学。功能医学专家王树岩表示,功能医学是一种完整性并具有科学基础的医学,除了治疗疾病外,它更提倡健康的维护,利用各种特殊功能性检查来了解个人体质的独特性,再依据其结果设计一套“量身定做”式的健康管理计划。通过正确的生活方式、运动、舒压、营养等干预方式,可以把身体内环境调整到最优的状态,提升抗氧化、自身的防御和修复能力,实现对慢病的预防。
吃得科学最重要
当前,在“大健康”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日常膳食,由此引发的吃什么、怎么吃,也成为当下民众所关心的话题。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在《食物与健康科学证据共识》的书中,收集到了一些证据来判断我们的食物对于健康的利弊。就是说某种食物如果吃多了或者少吃了都可能增加或减少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另外,某些肿瘤的发病因素也和基因有关。所以,保持正确的膳食结构,是预防慢性病、保证健康的基础。
郑州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郑州营养学会特聘专家薛玉珠指出,长期食用高脂肪、低纤维的食物就会造成菌群失调,诱发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叭嗣怯νü侠淼纳攀?,让肠道发挥其应有的四个重要作用,第一是生物屏障;第二是促进消化、营养吸收;第三是免疫作用;第四是抗肿瘤的作用。在未来,一定能通过精确使用食物的靶向调节,让肠道微生态达到精准的营养,尽可能地避免各种慢性疾病及肿瘤疾病的发生。”
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西方研究显示,多吃十字花科的蔬菜、深绿色蔬菜和橙黄色蔬菜对于2型糖尿病都有预防效果,并且,每吃100克绿色蔬菜,肺癌、消化道癌、乳腺癌、肝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就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她建议我们每个人每天吃蔬菜应达到500克以上,并且绿叶菜应占到1/2以上。范志红建议早餐多吃蔬菜,能够更好地达到每天300-500g的目标。另外,对于当下许多消费者热衷的野菜食补,要量力而为,注意身体承受能力。
(文/杨洁)
编辑:赵彦
关键词:预防慢病 科学膳食 全民健康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