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明清紫禁城内如何度寒冬:重要宫殿有地暖
皇太后每年发炭120斤
皇宫取暖,不得不提取暖的材料:煤和木炭?;使挠妹憾嗍抢醋阅牡奶髅?,它因出自太西镇而得名。太西煤乌黑发亮,触之不染,燃之无烟无味,且有极高的发热量。故宁夏的煤曾被称为“御煤”。
木炭则来自涿州、通州、宛平、大兴等近郊地区,用硬实木材烧成的炭被称为“红罗炭”,这些炭要按标准规格锯成一节节的,然后送至宫里。如今西安门外红罗厂大街就是当年存贮木炭的地方。乾隆年间曾钦定过薪炭的供应标准:皇太后为120斤,皇后为110斤,皇贵妃为90斤,皇妃为75斤……依级别大小供应薪炭。供薪炭的日期也有规定:即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初一时开始发放,在次年春暖花开时节停止发放,与如今我们每年的供暖时间类似。
明清两代时宫廷专门设有负责宫内取暖事宜的机构。如清朝内务府设有惜薪司,它便是专管薪炭的机构,每逢冬日取暖事宜分工更细,司下还设有柴炭处、烧炕处、热火处等机构,机构下有太监专管点火烧炕。
清代时紫禁城的造办处还曾在地安门外设有帘子库,它是专门制作皇宫冬天或夏日使用各种帘子的机构。帘子也称“堂帘”,冬天挂的帘子有皮帘、棉帘、毛毡帘等。帘子也是按官衔等级来悬挂:紫禁城皇帝、皇后以及妃子等寝宫内,为避冬寒均以裘帘锦幕,或以皮棉帷幕深垂。而太监宫女们的居屋则是使用蒲草制成的草帘子。
除了帘幕,帝后以及嫔妃们的卧具则是很厚的“库缎”(库缎,又名“花缎”,原是清代御用“贡品”,因织成后送入内务府的“缎匹库”而得名)、“栽绒”(丝绒织品之一)等,有时皇帝的床上还铺着几层大红毯与明黄毯。
当然,如果这些还不足以御寒,皇帝、皇后和妃子们还常使用汤婆子(用铜制成灌入热水温暖被窝的器皿)取暖。另外还有铜制的暖手炉,暖脚炉和手提炉,这些设备制作精致、考究。
乾隆去世后,一近臣描述了乾隆皇帝生前取暖时的一件轶事。乾隆皇帝“冬一夜暖足,用大鹅子石爆火中极热,以旧絮裹之,置诸被中,终夜温暖异常,俗间所用汤婆子, 不免有水气也?!?/p>
乾隆生前曾在《冬夜偶成》中记述过紫禁城里冬季的供暖情况及亲身感受,其诗曰:“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皓月悬长空,朔风飘碎霜。垂帘在氍毹,红烛明涂堂。博山炷水沉,和以梅蕊香。敲诗不觉冷,漏水夜未央?!?/p>
补 白
明清是第四个寒冷期
在中国五千年气象史上,曾出现过四个寒冷期,明清时期为第四个寒冷期。
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是第一个寒冷期,此次寒冷期,很少有相关的记载。
第二个寒冷期相当西汉末年到隋初。在第二个寒冷期内,三国时期的吴国,太平年间的初夏时节,竟然出现雷暴雨后下大雪的奇怪气象。
唐昭宗李晔的天复元年(901年),是个大灾年,先是夏秋之交“久雨”,入冬以后就开始下雪,雨和雪一直下到第二年春天也未停止,史书称“自冬至春雨雪不止。”在这样极端天气下,老百姓冻死、饿死者无数,在当时的京城长安,十一月便“城中薪食俱尽”,“民冻饿死者日以千数”。
两宋时期,是第三个寒冷期。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主政22年,有5个年头发生雪灾。
宋哲宗赵煦当皇帝的元祐二年(1087年),京师(今河南开封)入冬以后天天下雪,至春不止,导致“苦寒,民冻多死”,赵煦因此取消了当年元宵节的游幸活动。
从明朝中期起,中国进入了第四个寒冷期,一直到1900年前后的清末才结束,长达500年。国内把这一时期称为“明清小冰期”,国际上则称为“现代小冰期”。最近的500年中,最寒冷的五十年,即出现在这一时期,其时间大致为1650年至1700年。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中记载,1900年以前的“严重强寒潮灾害”仅节选17次,明清就占13次。 景泰四年(1453年)冬,中国自北而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下了罕见大雪,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连下一个多月的雪,导致太湖断航,港口封冻,“人畜冻死万计”,南方的广西柳州等地,河里的鱼都冻死了。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的正德八年(1513年),大雪使得南方的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变成了“超级溜冰场”,洞庭湖上“冰合,人骑可行”。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明清紫禁城 寒冬 地暖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