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美“亚太再平衡”难根本转变 更可能“重返中东”

资料图:美军核动力航母--“斯坦尼斯号”在中国南海游艺
“调整亚太战略”“增加陆军数量”“研发新型装备”……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中就美国家安全战略发表了一系列言论,近期特朗普密集提名了国家安全顾问、国防部长、中央情报局局长等人选,折射出美未来国家安全战略的走向——
聚焦美新政府国家安全战略
■付征南闫桂龙
近期,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公布了国家安全团队的人事布局,圈定前国防情报局局长——退役陆军中将弗林出任国家安全顾问,提名退役美军上将、前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马蒂斯为国防部长。在主管外交的国务卿提名上,目前共和党精英层代表罗姆尼呼声较高,即便罗姆尼的提名出现变数,但是彼得雷乌斯、朱利安尼、约翰·博尔顿等其他候选人也都信奉“以实力求和平”的现实主义理念,是共和党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尽管最终提名尚未尘埃落定,但这些人选已从侧面折射出共和党新政府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走向。
“亚太再平衡”难根本转变
时代在变,但基于特定环境而产生的民族性格和战略思维定式,却不会因一时一事而发生改变。历史上,作为海洋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战略思维一以贯之的主线,就是防止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称霸欧亚大陆,从而挑战其全球或地区海洋霸权,威胁其世界霸主地位。二战期间美联华抗日、冷战期间的拉中反苏,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证。奥巴马提出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根源于国际经济、政治重心日益转向亚太的趋势,这一战略思维已在美国军、政、学界以及民主党、共和党两党精英层达成高度共识,成为美未来全球大战略的既定方针。这也决定了美战略重心东移进程,不大可能因政党轮替、竞选言论或总统个人喜好而出现根本性改变。
在这一战略思维引导下,美新政府很可能延续前任政府军事战略的基本方针,持续加强海、空军力建设,重点加强亚太地区军力部署,继续推进海、空军兵力移防亚太,以牵制、平衡和防范地区大国。外交方面,与民主党政府更重视国际规则、意识形态的“软制衡”作用,倾向采用“一边倒”或“选边站”的被动均势战略手法不同,共和党政府的亚太战略则可能会推动“辐辏中心型”的地区双边同盟体系向“三边网络化”伙伴关系网方向发展,以强大的前沿军事部署为后盾,通过模糊指向、两面施压、保留余地的主动均势手法,在盟国伙伴与潜在对手之间保持一定弹性空间,避免爆发正面冲突,又要提高为盟国提供安全承诺的条件,迫使其承担更多自主防卫职能或分担更多美军驻军费用,从而全面减轻美军事负担。这种两面渔利、双重下注的策略与“尼克松主义”有诸多相似之处。在经济方面,尽管特朗普誓言废除TPP,但美新政府不大可能将地区经济主导权拱手让人,必然会以其他形式的方案取代TPP,强化其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领导地位。
此外,特朗普竞选期间提出了与奥巴马政府截然不同的建军方针,特别是地面力量的扩军计划。据美国军事新闻网估算,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将会增加2500-3000亿美元军费和16万兵力,包括6万陆军、1.2万陆战队,并大幅推进现有装备更新计划,增购100架作战飞机、78艘战舰和潜艇,如果这些计划落实,美军军力规模结构可能重新恢复到小布什政府末期水平。鉴于特朗普从政经历,特别是治军经验的空白,这些方案有可能源自他最重要的军事智囊——退役陆军中将迈克尔·弗林。
“重返中东”可能性增大
迈克尔·弗林长期在美军情报部队和特种部队任职,担任过国防情报局局长,2014年因公开发表与奥巴马反恐政策相悖的言论而被解职,而后出任特朗普的军事顾问,成为其身边不可或缺的“军事大脑”。弗林今年出版的题为《战?。何颐侨绾未蛴怀≌攵砸了估技そ饕寮捌涿擞训娜蛘秸芬皇?,透露了特朗普扩军计划背后的主要目的,以及未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走向。
弗林强调美国领导的全球“反恐战争”本质是一场意识形态战争,伊斯兰激进主义意识形态是“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等反美力量层出不穷的“动力源”。奥巴马政府撤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决定,在中东地区制造了巨大的安全真空,为“伊斯兰国”的快速崛起和全球扩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为此,弗林列出了四大目标:一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基石,彻底歼灭“伊斯兰国”军队,击毙或俘获其高级头目;二是利用情报、经济、外交等各种手段的“合力”优势,深入了解对手心理,特别是支撑其行动的“激情、信仰、恐惧”三大要素来寻找和打击对手弱点,最终瓦解伊斯兰激进主义意识形态;三是组建全新的21世纪全球联盟,缓和美俄关系,对伊斯兰激进主义势力发动政治或军事战役;四是对伊朗等所谓“包庇、支持和窝藏”伊斯兰激进主义势力的国家实施惩戒。
美军军力规模结构主要依据切合实际的战争规划,精确计算后再最终确定。从上述目标看,如果扩军计划实行,那么美军很有可能会在中东地区重新部署一支实力强大的“数量密集型”地面部队,发挥常规力量的塑造作用,稳定地区秩序,震慑伊朗等地区国家,同时综合运用情报战、网络战等手段以及特种作战力量,结合经济、外交和人文等其他手段的合力优势,在地区以及全球范围逐步剿灭“伊斯兰国”势力,力求铲除激进伊斯兰主义意识形态。
然而,如何在战线过长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平衡亚太、中东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的任务需求和兵力配置,同时加强网络战等新兴领域能力建设,是摆在特朗普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正如此前美《军事时报》评论的那样,“现在两党都已经开始为联邦债务能否支持如此庞大的投资担心,这需要一个精明实干的政治家来操作,这个责任肯定要落到特朗普尚未公布的国防部长身上。”这就不得不关注美国新任国防部长提名人詹姆斯·马蒂斯。
“混合战争”或成建军新指针
作为弗林以及现任美军参联会主席邓福德的老上级,詹姆斯·马蒂斯在美军上下拥有极高威望。特朗普起用这位老将执掌国防部的主要意图,不仅是要效仿杜鲁门当年起用马歇尔“回锅”任国防部长的经验,利用马蒂斯的威信,来安稳军心、控制军队,而且也要利用他独特的战略思维,特别是“混合战争”理论之父的地位,顺应战争形态的新发展,应对全球安全环境的新态势。作为马蒂斯的老部下,现任美军参联会主席邓福德的治军理念与马蒂斯可谓是一脉相承,邓福德今年10月5日针对新版军事战略的讲话,透露出美军军事战略的调整方向。
邓福德认为,美当前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和复合化的新趋势,因此必须以“全球一体化作战”理念为牵引,通过强化国防部长权力推行战略层面的“任务式指挥”,对联合作战司令部体系进行全面整合,以有效管控这些威胁。以乌克兰?;托鹄悄谡轿淼摹盎旌险秸?,模糊了平时和战时、军事与民事之间的界限,导致传统以“空海一体战”为代表的高端战法,以及以非正规战为核心的低端战法,都难以满足战场现实需求。在此背景下,美军要根据不同对手进行不同的能力组合,以一套全球协同、平战一体的“通用型”战法,重点打击对手战争意志、削弱其作战决心、破坏其行动目标,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元威胁。
例如,美军近期提升网络司令部级别,以及特朗普在“百日新政”中宣布加大网络战建设方面投入力度等举措,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正如邓福德所言,“作为一个必须从全球角度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的国家,我们并不具备奢侈条件,在打造一支打击‘伊斯兰国’的部队与一支威慑击败同等实力敌人的部队之间做出选择……作战计划的累积并不是战略,我们应由制定不同的政策,转到运用一套具体的战略框架,来应对威胁”。(《解放军报》2016年12月09日 07版)
编辑:曾珂
关键词:亚太再平衡 重返中东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