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北约谋求“绝对安全”的幻象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特稿:北约谋求“绝对安全”的幻象
新华社记者张伟 赵嫣 谢荣
4000名北约士兵即将奔赴与俄罗斯对峙的最前沿,覆盖欧洲的北约反导网络正在编织完工,大规模军演刚刚在波兰收尾,波罗的海上空北约与俄军机频现“危险交锋”……
冷战落幕已有20多年,但为冷战而生的军事联盟北约不仅没有消解,近来反倒愈加忙碌。忙碌表象之下,既是北约自我生存的惯性与需要,也是其一贯抱守的冷战思维作祟,更牵扯到主导者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
然而,无论是俄格战争,还是乌克兰危机都已表明,北约遏制俄罗斯、追求所谓“绝对安全”的企图难以实现,只会遭到这一军事大国的强力反制。冷战思维下的北约已然陷入一种“安全幻象”,危及和破坏整个欧洲乃至国际的战略稳定与安全格局。
强调威胁求生
今年年初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一语惊人,声称俄与北约已滑向“新冷战”。虽然“新冷战”的提法引发争议,但自乌克兰危机后,双方之间的战略和军事对抗一直不断加剧。
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月8日至9日的北约华沙峰会将成为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的“战备会议”,首要目的在于固化现有战略利益,一方面震慑俄罗斯,一方面安抚中东欧国家。其间,北约将打出一套“组合拳”,包括驻军东翼、推进反导和继续扩容等,拳拳挥向俄罗斯。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征东认为,北约和俄罗斯之间已丧失战略互信,互把对方定位为“敌手”,双方之间结构性矛盾根深蒂固,斗争也愈来愈激烈,紧张的军事对峙已难消弥。
依照北约的逻辑,俄罗斯在乌克兰?;斜硐殖觥凹康那致孕浴?,特别是“吞并”克里米亚,这让北约不得不加强防范和震慑。然而,这一逻辑最大问题在于刻意不谈北约长期以来对俄罗斯的遏制和围堵。
冷战结束后,北约内部对于俄罗斯存在两种心态:一是认为西方“打赢”了冷战,理应把中东欧国家纳入北约,即便可能因此得罪俄罗斯;二是主张理解和倾听俄罗斯的意见,尊重其利益诉求。
这两种心态一直并存至今,但实际上,美国的俄罗斯政策基本上由最“关心”中东欧安全的一些人制定,基本上延续了冷战思维。因此,北约在冷战后持续东扩,挤压和侵蚀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空间。
更为关键的是,北约出于自我生存的考虑,需要树立乃至强化所谓的俄罗斯威胁,从而夯实成员国之间共同战略利益的基础。西方媒体一度传言“俄罗斯可能加入北约”,实际上,一旦北约允许俄罗斯加入或者与俄方真正和解,那么,失去共同战略利益基础的北约也会自我消解。
冷战思维致乱
根据北约奉行的冷战安全观,似乎只有持续打压、蚕食和削弱俄罗斯,打破原有的战略平衡,才能维持自身存在与安全。然而,在军事安全领域,和平往往来源于战略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往往诱发许多不稳定因素,乃至武装冲突。
冷战结束以来,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的博弈已经表明,北约这种做法只会引发俄罗斯强力反制,破坏整个欧洲的安全与稳定,俄格“五日战争”和乌克兰?;呀恿蚱屏吮痹肌鞍踩孟蟆薄J率抵っ?,北约虽然号称最强军事集团,但无法真正遏制俄罗斯。
首先,对于北约东进的战略意图和威胁,俄罗斯可谓心知肚明。2014年年底公布的俄罗斯新版军事学说明确写道,“北约军事基础设施增加并接近俄罗斯边界”是俄罗斯面临的头号外部威胁。而从俄罗斯与北约的长期博弈中也能看出,俄始终把国家安全利益置于首位,宁可牺牲经济利益也要保证国家安全无虞。
其次,作为传统军事大国,俄罗斯拥有多种手段进行反制,虽然一度因国力下降陷入被动,但当前并不落下风。
比如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针对北约一系列军事动作,以反威慑和防御为主要目的,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包括战略导弹发射、西部及南部军区大规模军演、战略轰炸机和海军舰艇贴近巡航等。
再次,核武器是俄罗斯对北约的最大和终极威慑,俄始终注重通过核威慑维护自身战略利益。这也极大降低了俄罗斯和北约直接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
最后,北约内部利益分化以及军费长期不达标影响军事实力。当前,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北约“老欧洲”成员不希望看到北约与俄罗斯关系继续恶化,正在寻找缓和的机会。但这些国家今后能否主导北约对俄政策,尚待观察。
勾连亚太战略
冷战结束后,北约一直不断变化,但有两样东西始终没变,一个是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另一个是美国的主导权。这决定了北约本质上从属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美国维护全球霸权的重要工具。
因此,北约和俄罗斯之间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不仅影响欧洲大陆,而且勾连美国全球战略,尤其是亚太战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就在《大棋局》一书中提出了欧亚地缘战略,以维持美国的首要地位。时至今日,这一战略思想仍在影响美国对外政策。如今,在欧亚大陆两端,北约东扩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犹如两道铁箍,一东一西呈包夹之势,相互配合和牵连。
以反导领域为例,在北约积极推进欧洲反导系统部署的同时,美国也计划在东北亚部署“萨德”系统。这与导弹扩散领域面临的实际挑战和威胁毫不相干,反映出美国构建全球反导系统,追求所谓“绝对优势”的冷战思维。
早在美国宣布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之初,就有欧洲观察家指出,美国之所以敢提出战略东移,不是欧洲重要性下降,而是认为通过北约东扩已经控制了欧洲安全主导权,可以把更多精力转向亚太。
乌克兰?;欢ǔ潭壬先妹拦黄取爸胤怠迸分蓿湔铰灾匦娜越旁谘翘?。当前,美国试图让欧洲盟国分担更多责任,配合其整体战略,比如增加军费和承担更多欧洲防务,乃至直接为“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力。
从根本上说,美国借助北约推行冷战思维,是为了维持全球超级大国地位,推行霸权主义。然而,美国和北约的做法威胁和破坏着全球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格局。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或集团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北约到了该破除“安全幻象”的时候了。
编辑:曾珂
关键词:北约谋求绝对安全的幻象


冰城哈尔滨举行第四届采冰节
新一轮也门和谈在瑞典举行
利比亚可能于明年2月举行宪法公投
我国成功发射沙特-5A/5B卫星 搭载发射10颗小卫星
“大雪”时节冬管忙
宪法日活动进校园
奥地利出生的大熊猫龙凤胎即将返回中国
纽约举行世界艾滋病日纪念活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