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美主流媒体为选举“失态”找借口 攻击脸谱网误导民众
在近日的一档美国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手持《纽约时报》说,一些媒体在大选中试图帮助希拉里。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特约记者 张朋辉 温燕 环球时报记者 吴志伟 丁雨晴 陈欣】“脸谱网假新闻是一场灾难!”对于未能在大选期间加强“过滤大选假新闻”的力度,美国主流媒体纷纷如《福布斯》杂志这般强烈指责脸谱网。它们认为,正是社交网站上的诸多假新闻误导了参与大选投票的人们,让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爆冷”当选总统,而这个结果恰是绝大部分美国媒体未能预料到的。在这届大选中,美国传统媒体一边倒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在外界看来这已不仅是一种“怪象”,更是“打脸”美媒一直强调其“新闻公正自由”的标志性事件。而特朗普“意外”当选,给美媒的“偏见”致命一击。随着信誉受损,他们当中有人开始反思。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反思”缺少诚意。当此前的报道被证明没有真实反映民意后,不少美媒就很快将矛头直指脸谱网,这或许是它们想给自己的“误判”寻找借口。
讨伐社交网站未尽责
当地时间9日凌晨,选举结果显示特朗普是此次美国大选的赢家,而此时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持人安德森·库珀在节目中一时没了词。那时大部分的美国传统媒体也和他一样感到错愕。
“美国总统计划”网站显示,在这届大选中,该国100强纸媒里有57家媒体为希拉里背书,只有2家选择支持特朗普。而在2012年,41家纸媒支持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35家支持共和党的罗姆尼。
选举日前两天,绝大部分民调显示希拉里保持优势,比如《华尔街日报》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调查结果是,44%选民支持希拉里,40%选择特朗普。
“这次大选显示美国新闻业的水平已降至最低点。从没有这么多媒体机构——无论是老牌的还是新生的——撕下公正的伪装站队,来选择一名总统?!薄杜υ加时ā肥紫纹缆圩ɡ缸骷衣蹩硕す诺挛抡庋敛涣羟榈仄缆?。
选举结果给了美媒一记耳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忙于寻找原因的美国传统媒体最近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岸哉位坝锢此?,脸谱假新闻是一种灾难”,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13日刊文称,这家社交网站的假新闻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特朗普胜选的结果。文章说,脸谱的“热门话题”版块是耸人听闻的可笑假新闻滋生和蔓延的沃土,比如所谓教皇支持特朗普、奥巴马不在美国出生等,但此类消息对参与选举的人们产生影响?!袄贸┬形拮璧幕蜒越徊郊づ揪鸵雅豢啥舻拿裰冢换嵛蟮济裰谕冻鲇秀S谄涓鋈死娴难∑辈⒁⑸缁峤粽?。”
“脸谱必须面对作为一家媒体企业的责任。”《华盛顿邮报》的文章说,这家拥有18亿用户的全球最大社交平台,它的行为看上去和其本质“形成强烈矛盾”——“脸谱网一方面致力于成为一种媒体新形式,另一方面又极力否认它是一家媒体公司,必须承担作为媒体的相应责任”。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脸谱网创办人扎克伯格曾有这样的表态:脸谱是一家技术公司,并非媒体,不像传统的新闻媒体那样,有编辑策划内容、检查准确性。脸谱是让工程师编写算法,根据用户的历史偏好选择新闻。
对于美国媒体的指责,扎克伯格回应称,“脸谱假新闻”改变美国大选结果是“疯狂的想法”。他强调,他的公司在打击虚假消息方面会继续努力,不过,“脸谱上99%的消息是真实的,假新闻比例非常小,而且这些假新闻不局限于某一党派”。
卷入“假新闻风波”的不止脸谱网。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5日称,谷歌本周初引起人们注意,因为如果在其搜索引擎上搜索“最终选举结果”“谁赢得直选”等,一则来自“70news”博客网站的报告会被置于排名最靠前的位置。该网站错误地宣称特朗普比希拉里多获得70万张选民票而赢得“直选”。谷歌随后很快承认其算法出错,并表示将推出新政策,以阻止其相关系统在带有假新闻的网站上投放广告。
“所有的社交网站,尤其是做到脸谱网这种规模的,都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是保持中立的责任,如果资讯有硬伤或者明显的事实性错误,社交平台应该给予更正?!备吹┐笱缈占渲卫硌芯恐行母敝魅紊蛞荻浴痘非蚴北ā匪?。
复杂反思在大选中的角色
CNN16日的一篇文章也认为,“假新闻是个问题”,但其只是这次选举结果中众多原因的一个,不要忘了希拉里的“邮件门”。沈逸表示,将大选结果归咎于脸谱网“有些不公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传统媒体拒绝认真反思选举结果的一种表现。即使脸谱网的内容表现出倾向性,也只是在诸多选举因素中增加了一个干扰变量,这并不能带给希拉里如此显著的失败”。事实上,美国媒体前几天出现了一些反思的声音,然而正如沈逸所言,他们当中一些人是否在“认真反思”有待商榷。
11月10日,美国微软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公司(MSNBC)的节目“早安,乔”里,主持人拿着当天的《纽约时报》反思媒体在这次大选中扮演的角色。主持人援引《纽约时报》一名撰稿人的话说,“他们在过去一段时间成为希拉里的拉拉队长,并不是记者”。有嘉宾强调,记者的职责不是报道他们的偏见,而是走出去,通过选举反映并了解国情。
《华盛顿邮报》执行主编马丁·巴伦表示,媒体这次做出许多错误的假设,实际上影响了报道质量,也对选举产生作用,媒体应该更深入地了解选民的愤怒。
美国媒体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里奇·诺伊斯在??怂剐挛磐某?,“自由派记者是特朗普胜选的最大输家”,他们试图摧毁一名总统竞选人的行为,已经对他们的可信度造成严重甚至永久的损害。一项为期12周的调查发现,在美国三大广播公司(ABC、NBC和CBS)对特朗普的报道中,91%充满“敌意”。
有媒体在反思的同时,也有推卸责任的成分。比如《纽约客》杂志撰稿人约翰·卡西迪承认自己犯了错,因为他没有详尽分析民调结果,在特朗普录音带丑闻出来后就判定他玩完了。然而《纽约客》强调,报道方向失调的原因不在于未深入群众,罪魁祸首是民调数据及其预测分析模型,以及选举人团制度。
在众多媒体总结反思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纽约时报》出版人小阿瑟·苏兹伯格和主编迪恩·巴奎11日写给读者的一封信,然而其措辞也颇值得玩味。
这封信写道,“当我们反思这个重大的结果,以及之前几个月来对此事的报道和民调的同时,我们希望再次承诺我们对时报新闻的基本使命”,“读者可以信赖《纽约时报》会用一贯的公平、一贯的深入调查和一贯的独立,去报道新总统与他的团队”。
这封信被认为是《纽约时报》反思的结果,不过《纽约邮报》评论专栏作家古德温对其是否是由衷反思提出疑问。他认为,既然出版人和主编在信中坚称其职员“对两位候选人进行了公平报道”,但为何要再次发誓将“诚实地报道美国和世界新闻,不畏惧、不偏向”。古德温认为,这封公开信既有“道歉”成分,亦有“辩护”的意味。
“反思”也好,“辩护”也罢,《纽约时报》面临的一个现实情况可能确实需要其团队发表一封信来摆明态度。该报负责公共关系的编辑利兹·斯佩德在大选后表示,“读者的投诉信正纷至沓来。其中,来自休斯敦的凯思林·凯西这样说了她的感受:现在,整个世界都已被颠倒,你们或许需要考虑是否应该改变你们的工作重点,不是告诉读者该想什么,而是集中精力发现人们到底在想什么”。
今后白宫与美媒的关系……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副总裁达雷尔·韦斯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真实情况是希拉里和特朗普的支持率很接近,然而媒体早早得出希拉里会赢的结论,这是一个大失误,容易导致民众难以对事情真相进行了解和判断,所以媒体需要反思。
反思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一方面,从大选结果冲击走出来的美国主流媒体,开始热议“脸谱网假新闻”,沈逸认为,这有点像在事后找“替罪羊”。另一方面,《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随着特朗普及其过渡团队成为美国政治的主角,主流媒体对他的报道量增加不少,不过倾向性看上去变化不大,比如“特朗普子女提出获取最高安全许可的要求,引发其子女可能干政疑虑”(CBS),“特朗普乱七八糟的过渡期”(《时代》周刊)。对于美媒的指责,特朗普16日在推特上连续发文予以驳斥。
看来,今后特朗普执政下的白宫与媒体的关系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在《纽约邮报》看来,特朗普或许不会像其前任一样依赖《纽约时报》、美联社等少数媒体,不用透过某些带有偏见的精英媒体了解民众的想法,而是通过真正的与美国人的对话洞察民意。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选举 脸谱网 误导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