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艺术有规律 改造须有度
用意大利语演唱的昆曲《牡丹亭》你能接受吗?如果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那么用法语演唱的另一种传统戏曲你又能接受吗?
这个问题不是空想,而是恰好出现在最近某综艺节目上,流行歌手尚雯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加以改编和填词,用法语的“花园”“伊甸”“善”“恶”等唱出了渔鼓道情的《要荆州》。
据了解,渔鼓道情是安徽萧县最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于2008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尚雯婕的这次洋派改编引来了老艺术家李谷一的不满:“我不太喜欢你们在中国的舞台上,尤其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的时候用外语唱?!倍源?,年轻的尚雯婕也有不同的看法:“世界音乐面对的听众不只是中国人,如果太原汁原味,外国人可能就听不懂了?!绷礁鋈说谋缏垡惨⒘送衙堑穆壅?,有人认为应当尊重民族传统艺术,不能搞得不伦不类;也有人认为传统艺术也应当与时俱进,让更多年轻人喜欢。
实际上,民族传统艺术在今天究竟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ず头⒄?,一直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唱腔的通俗化究竟是不是戏曲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捷径?声光电无所不有的舞台美术带来的视觉刺激,是否淡化了戏曲最核心的写意性?而到了法语版的改编,则走到了又一个极端,语言变了、唱腔变了,民族传统的艺术还称得上民族的和传统的吗?它真的还跟民族传统的审美有关系吗?
当然,这并不是说对民族传统艺术的改造都是不好的。相反,传统艺术确实应当与时俱进,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变,倘若传统艺术总是固步自封,怕是只能进了博物馆等落尘,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但传统艺术的改造决不能没有边界和原则。任何一种艺术之所以能够流传数百上千年,必然是因其具有某些文化与形式上的独特性,以传统戏曲来说,虚拟性、程式化、写意性就是其最为鲜明的特征,倘若这些特征都没了,戏曲还如何称得上戏曲?
年轻人关注传统艺术是好的,善意的改造也是好的,但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因此,改造须有度,这是发展文化的常识,也是对传统艺术起码的尊重。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艺术 改造 尚雯婕 渔鼓道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