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画里有话 画里有话
分级诊疗推广遭遇困局和梗阻 需跨越“六座大山”
全科医生:
亟须精准解读 切忌照搬西方
近年来,全科医生制度在我国的推广虽有一定进展,但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数量严重不足。谈及原因,徐建立等多位受访专家分析认为,除了“结构设置”“患者就医习惯”“基层医疗软硬件条件较差”等问题外,“当前全科医生的推广亟须精准解读,切忌照搬西方”。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当前社会对“全科医生”的概念存在认识误区。很多患者认为,全科医生就该门门懂,什么病都能治,是全能型专家、是患者的私人医生,甚至有事没事就电话咨询。
“‘全科医生’中的‘全’字,并非医生对每种疾病都有诊断和治疗的能力,而是‘全人化’‘全身心’‘全过程’的患者疾病分类与管理。用专科医生的标准要求全科医生,这不可能?!崩钅?、中国民航总医院院长李松林等受访者解释说,全科医生是解决多发病、常见病、慢性病等早期的随访诊断,而疑难杂症则需转诊至综合或专科医院。
根据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医保体系,全科医生首诊制与付费系统挂钩,参保人必须由基层全科医生首诊后,再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转诊至综合或专科医院救治。否则,患者无法报销医药费。
“我国的‘全科医生’和西方的‘全科医生’不是一回事儿,后者有历史背景。”田伟、徐建立等受访专家说,二战后,一些英联邦国家的医疗机构被毁,医疗资源匮乏,政府把私人医生(类似“郎中”)纳入国家医疗体系中,形成全科医生制度。由于医疗技术突飞猛进,一些国外患者对全科医生的执医水平并不认可,对全科医生制度多有不满。
可见,我国全科医生制度无国际模式可复制,其推广绝非一蹴而就,面临三大难题:一是我国尚未健全全科医师培养体系;二是全科医生首诊与医保支付手段紧密关联的转诊体制尚未建立;三是全科医生人才匮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培养全科医生。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指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受访专家认为,培养和推广全科医生,切忌盲目照搬西方,而要立足于我国国情,重点解决四方面问题:一是精准解读全科医生政策;二是补齐全科医生人才缺口;三是在扩大增量的同时,在医学院校广泛开办全科医生专业,并在待遇、职称评定等政策方面有所倾斜,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全科医生事业中。
编辑:梁霄
关键词:医院 医生 基层 患者 分级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