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黑科技”助力“一带一路”考古
曾经,考古工作者靠着一把洛阳铲行走天下。但现在,遥感信息、虚拟现实、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开始在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中大显身手,帮助考古工作者由表及里还原历史真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一带一路”的考古中,这些“黑科技”也成为中国考古“走出去”的利器,受到各国同行的重视和青睐。
精准“破案”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口曾有一座叫米兰的古城。作为丝绸之路南道重镇,它在汉代是楼兰前往于阗的中转绿洲城镇,也是通向中亚的通道,商旅往来如织。
米兰古城的汉代屯田系统是这个城镇兴衰的见证。《汉书?西域传?鄯善国》记载,它在西汉时为西域楼兰国的伊循城。汉昭帝于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应鄯善王(古楼兰国)尉屠耆请求派军队到此屯田积谷。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心源说,纵观我国西北两千多年的屯垦史,屯田兴则西域兴,边疆得到迅速开发;当屯田废弛,边疆多会走向不安宁,丝绸之路阻绝。
“作为商贸通道网络的丝绸之路,其系统功能构成总体可分为交通、防御与补给子系统。三个子系统协调工作才构成了曾经车水马龙、昼夜不息的丝绸之路,而米兰屯田兼有这三个子系统的功能,”王心源说。
只不过经过千年风沙侵蚀,屯田早已消失不见,只留下沟渠诉说历史。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团队利用“遥感考古”技术,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图像,通过人机交互解译,于2015年4月从全局尺度揭示了米兰古屯田灌溉系统的详细结构。
遥感影像中,茫茫戈壁上有一个由一条干渠、7条支渠和大量斗渠、毛渠组成的灌溉系统,灌溉范围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王心源说,米兰屯田灌溉渠系是中国古代西北边疆绿洲农业开发的典型案例,更是米兰古屯田的核心组成部分,象征着曾经高度发达的绿洲农耕文明。
遥感考古像“破案”:先发现疑似地点的线索,文物考古再跟进发掘,前期“案头工作”更为重要。王心源率领的研究团队先做了充分的遥感影像采集、处理与解译,通过对NDVI植被指数等分析,并与《史记》《汉书》及斯坦因的《亚洲腹地考古图记》等历史文献比对,确认疑似区域,并在遥感影像的精准导航下,对疑似遗址点实地勘探验证。
研究团队还新发现一个椭圆形的米兰古绿洲,遥感估算当时可供利用的绿洲资源达8000至10000公顷。米兰屯田的景观格局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屯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发源于青藏高原北部阿尔金山的米兰河,由冰雪融水补给。全球变暖让青藏高原冰川后退、雪线上移,造成了米兰屯田和邻近绿洲的历史演变,这意味着空间考古可以提供比单纯遗址考古更全面的环境变迁研究。
“古丝绸之路是一个庞大的路网系统,是大型的‘线性’遗产,具有空间范围广、沿线环境复杂、有的地方人迹罕至、环境变化快等特点,因此需要对沿线文化遗产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监测与保护,”王心源说。在遥感考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间考古技术,融合了遥感、GPS和地理信息技术等空间信息技术,在应对“一带一路”多样的地理环境、复杂的遗产状态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自2012年开始,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利用空间考古技术参与丝绸之路沿线考古,于2013年在河西走廊西端的丝绸之路瓜州-沙州段遥感考古中一次性发现6处古城遗址。而此前考古工作者用了近十年时间才在戈壁滩找到巴州古城。
这样精准高效的考古技术正在走向世界。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空间考古技术参与了柬埔寨吴哥窟的遗产?;?。明年上半年,团队还将前往突尼斯,参与罗马帝国路网系统和驿站的遥感考古合作研究。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黑科技 一带一路 考古 中国考古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