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汪怿:放权松绑应怎么放,放什么
“短板”亟待突破
近年来,我国在创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才发展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综合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对促进人才发展,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具有示范意义。
但是,当前人才发展、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人才环境建设依然存在一些“短板”,集中体现在向用人单位和人才放权松绑不够、人才创新创业受到体制机制羁绊、人才发展的动力活力面临深层次障碍。例如,在“要不要放、敢不敢放”的问题上,解放思想不够,对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事情不愿放、不敢放问题,导致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不到位,人才活力不够;在“放什么”的问题上,政府、市场、社会之间职责边界定义还不清晰,政府部门的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制定还不完善,导致政府越位、错位、缺位并存,该下放的依然攥在政府手里,应该加强的没有得到加强,长期困扰人才成长发展的诸如行政化、官本位等问题没有精力去研究、去突破;在“怎么放、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上,由于缺少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缺少系统设计,缺少全面创新试验,缺少配套改革,导致在放权松绑的策略和重点上与用人单位和人才自身存在较大差距。
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唯有解放思想、主动担当,突破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行全面、系统、协同的改革,才能真正吸引、留住、用好人才,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才能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要以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理念”为指导,深刻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以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为前提,以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主线,以“放权松绑”、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出台管用、有效、实在和符合规律的人才措施,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为各类人才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解放人才、增强动力、激发活力,最大限度地撬动用人单位和社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方识才爱才敬才用才。
其次,必须把握方向。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态势,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的客观要求出发,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影响创新驱动发展最重要的人才,把对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最具影响力的人才,吸引过来、集聚起来,因此,要更加突出关注站在创新创业潮头、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引领潮流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更加突出关注吸引和集聚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创新人才,更加突出关注掌握全球资本、技术、信息要素资源、支撑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金融、贸易、法律、财会、知识产权、人力资源服务等专业服务人才;基于自然人流动相关模式,放宽人员进出的管制,加快推进外国专家证和外国人就业证“两者合一”试点,加大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离岸基地建设力度,让世界一流的人才来去“零成本”、成功“高概率”、发展“高收益”。
再次,必须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更为灵活、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按照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方向管好、管到位。具体而言,从市场作用的角度而言,着眼于突出更高程度的开放和更加公平自由的竞争市场的角度,向改革要活力、向市场要动力,建立开放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包括:遵循市场规律,让创新人才能够得到与其投入、付出相符合的激励,有多少能耐、本领,即可作出多大贡献;作出多大贡献、就能得到多少回报,真正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搭建政府、社会、市场三方良性互动的人才和智力在全球汇聚和辐射的平台;超越以往就人才谈人才的观念,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创新资源、促进人才、科技、资本的快速结合和高度融合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根本性、持续性的作用,运用资本、技术、信息市场和人才市场开放融合的办法来推进人才工作。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角度,一方面,要明确政府在人才开发中的角色定位、职能职责,推动建立权责统一、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人才开发体制,积极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实施负面清单和权力清单制度,推动建立透明的、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要坚信高手在民间,创新实践的生动案例来源于基层,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意识,给予地方更多先行先试的探索权、试验权、创新权。
精准疏通“堵点”
解放人才,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创新导向。要抓住制约人才释放活力的难点、痛点,抓住制约人才发展的“堵点”,围绕人才成长发展的核心需求,进一步加大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进、保障机制,着力解决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问题,着力解决人才评价中缺少分类、一刀切、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问题,着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难、收益难问题,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让人才真正有成就感、获得感。
要重视人才生态建设。优化和改善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生态环境,让人才更好地融入创新创业生态,更便于创新创业,更乐于创新创业。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创新基础、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优势,培育和形成了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推动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创业金融、创业服务、创业文化等要素协同互动,打造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尽可能降低人才特别是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人才的创新创业的门槛,减少创新创业的成本,提高创新创业的收益,让人才便于创新创业。另一方面,要建构创新资源充裕、创新基础设施完备、创新主体支持、创新创业机制支撑、创新文化熏陶的综合环境,建立充满机遇的事业发展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宜居便利的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让对从事创新创业并对其有一定发展预期的人才能够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或者暂时抛开繁华、忍受创业的艰辛,衣带渐宽终不悔地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之中,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创新创业过程的艰苦和成功的喜悦。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汪怿 放权松绑 创新 解放人才 人才发展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