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放纵”一下青春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青年已经把“间隔年”当成毕业后的美妙选择多年后,终于有一些中国青年喊出了“慢就业”的口号。听闻此种现象,有些人嗤之以鼻,认为年轻人没有责任心,甚至称之为“垮掉的一代”,对此,我不敢苟同。我甚至有一些欣喜与快慰,“慢就业”恰恰是年轻人就业观念多元化的体现,也是他们拥有独立判断力、执行力的表现。
与一些人的偏见不同,目前选择“慢就业”的年轻人,大多有其能自洽的逻辑。要厘清几个概念:“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失业,而是在没确定自己职业生涯方向时,不着急作出盲目的选择?!奥鸵怠敝卸嗍耸遣幻つ烤鸵?,少数人是找不到工作而待业,其显现出的是就业环境的改变和就业观的代际差异。
直到上世纪末,大学生毕业还包分配,这就给很多人一种印象:只要我考上了大学,就一定有工作,好好表现或许还能分配到好工作。而一旦分配到工作,不会轻易更换。这种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方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早已不适应。尽管近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现象,让不少人就怀念旧时代的稳定,但更多人开始接受更为自由,也可能更为艰难的职业选择。
一些“慢就业”的年轻人,或者选择去义工旅行,做公益;或者自主创业;哪怕只是“家里蹲”,只要其家庭经济条件允许,这是其个人的选择。我有一个高中朋友,大学毕业后“家里蹲”3年。这3年里,他每天从事英文翻译,看似“不务正业”,实则极有主见。他靠着长期的积累和天赋,现在做同声传译,收入已远高于当年那些勉强找到了不喜欢的工作的人。
“成功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作家当年明月曾这样以徐霞客的故事,反讽了明朝史上无数与俗世同浮沉的人。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徐霞客式的人物往往不被认同,但是现在,做一个自由独立的“徐霞客”,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
“我想开一个面包房”“我想开一个花店”“我想做歌星”“我想当编剧”“我想去环游世界”……这是很多人少年时代的梦想,为了这些看似不着边际的梦想,尝试一下“慢就业”有何不可?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慢就业 间隔年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