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深化交流凝聚共识 汇聚两岸和平发展民间力量
11月3日,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在北京落下帷幕。一天半的时间里,200多位两岸各界人士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青年五方面议题,交换意见,交流看法。
11年前,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历史性会面达成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促成了2006年首届两岸经贸论坛,即“国共论坛”。今年台湾政局变动,两岸沟通联系机制停摆。在此情势下,国共两党退居幕后,“国共论坛”转型为“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改为由20家两岸民间团体主办,以更大力度汇聚民间力量,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夯实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坚持“九二共识” 共同反对“台独”
与前身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不同,两岸和平发展论坛首设政治组。对于两岸乃至国共两党尚存在分歧的政治议题,两岸相关人士有共鸣,更有交锋。
“过去,在‘九二共识’的互信基础上,两岸关系发展得非常好。今年这几个月就有这么大的变化,与过去8年的平顺对比强烈,让人很不安?!碧ㄍ骞芯炕鸹峁沧檎偌肆钟舴街鞒终巫樘致凼钡目“?,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今年5月以来,台湾新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岛内民怨日甚。国政研究基金会资深顾问郑安国指出,民进党当局过分低估了“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回避两岸失去“九二共识”这一政治基础可能的负面影响。他强调,两岸各方面都要珍惜“九二共识”这个来之不易的政治基础,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同样表示:“要维持台海和平稳定发展,首先就得从增强政治互信、承认‘九二共识’、共同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做起。”他认为,即使目前困难重重,至少也要营造气氛、创造条件、引领民意,集成两岸智慧,最终将找到解决办法。
台湾《观察》杂志社社长纪欣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强调,承认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关系认定两岸是一个国家还是两个国家的根本问题。纪欣认为,在两岸的定位上,用“一个国家”会比“一个中国”更为明确。如果把两岸定位成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那真的是什么都可以谈。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国”,大陆所提出来的平等协商、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等,都可以获得合情合理的安排。
“互信的第一步是沟通,两岸政治沟通、探讨,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碧ㄍ骞芯炕鸹岣敝葱谐に镅锩鞫允状蔚ザ郎枇⒄巫楦韪叨绕兰邸K衔?,如何深化“九二共识”,如何打破两岸关系僵局,都有赖于两岸有识之士来沟通达成。
政治互信与良性互动、扩大台湾的国际参与和两岸军事互信与安全,政治组聚焦的三个议题,一个比一个敏感。媒体人好奇,参会人士如何讨论这些敏感议题?林郁方介绍,大家谈的没顾忌,堪称畅所欲言。他说,沟通最需要畅所欲言,借着坦诚的沟通,找出大家共同奋斗的目标。
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严安林被政治组推选在论坛闭幕式上作小组总结。为了形成一份全组成员首肯的小组总结,闭幕式前一天,小组讨论至深夜。尽管交锋激烈,仍然达成了一系列宝贵共识。严安林的总结条清缕析,内容翔实,在他看来,与会者最大的感受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九二共识’简单、管用、好用,要珍惜它、维护它、正确地理解它。”
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官方不来电,民间不断线”
由于台湾新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不仅让两岸政治前景更加不明朗,也让两岸经济社会往来增加了不确定性。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台北办事处是大陆在台湾成立的首家经贸社团,作为办事处主任,李荣民已经驻台4年。他在经济组讨论时表示,2008年以来,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两岸经贸合作正?;?、制度化、机制化迈出重要步伐。今年的状况则令人担忧,一方面两岸经贸合作步入深水区,面对国际竞争,两岸产业转型压力都较大;另一方面,两岸联系沟通机制中断,ECFA后续商谈无法得以进展,货物贸易中企业关注的产品标准、商品检验检疫、通关便利化等问题的解决,都难以进一步推进。
台湾总工会理事长蔡明镇也表示,台湾新当局让现今的两岸关系浑浊不明,企业发展停滞不前,整个台湾企业陷入乌云密布的窘境之中。多年实践交流结果证明,两岸工会间的交流有助于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台湾总工会欢迎大陆各级工会到台湾总工会访问交流。
台湾是中化集团海外业务的重要市场,中国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坦言:今年随着两岸经贸关系和人员交流降温,和很多企业类似,中化集团部分涉台业务受到一定冲击。尽管如此,两岸企业界仍在为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积极努力。未来,中化集团将充分发挥两岸各自优势,在农业、成品油、精细化工领域,拓展合作机会。
“从维护两岸同胞福祉上来说,沟通交流不能中断?!奔执笱3だ钤赋?,在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的情况下,两岸民间交流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志怀认为,支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民间社会力量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一角,也是当前尤其需要做大做强的一角。
“在两岸僵持局面之下,中国国民党应该在推动两岸民间交流方面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nbsp;台湾民意代表、中国国民党大陆事务部副主任杨镇浯的表态,赢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许。倪永杰建议,国民党应充分利用两岸议题上的政治优势,承担民进党当局做不到、做不成的事情。郑安国则进一步提出,国民党应和台湾重要的工商、旅游民间团体一起协商,建立起“两岸民间协助机制”,服务好在陆台商、台生和台湾游客。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斌华作为社会组的代表在闭幕式上总结发言,他讲道:“官方不来电,民间不断线。两岸同胞不乐见僵持对抗局面,希望两岸民间团体携手排除干扰,努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构建两岸青年文化与命运认同
“探索新愿景,开辟新前途”
闭幕式上,论坛特别发布的40余项2017年两岸青年交流项目引起热议,加上首次单独设立的青年组,让本届论坛的“青年色彩”更加突出。
针对青年组的讨论主题——“探索新愿景,开辟新前途”,作为小组讨论的共同主持人,台湾民意代表许淑华认为,两岸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年轻人有活力、有冲劲、勇于改变、梦想未来的人格特质,是两岸深化交流的希望和驱动力。
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高度赞同两岸青年交流,特别是学校交流,“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加强教育交流、学校交流,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李登辉时代及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学校教育,使台湾青年对大陆、对民族、对历史产生一些误解。加强两岸学校交流,有助于让台湾年轻人看到不一样的历史?!?/p>
孙扬明希望,通过这些平台和项目,能够让两岸年轻人真正实现对接,“大陆有广阔的空间,也是更大的舞台。”作为台湾创业青年代表,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品牌部高级经理郑博宇深有感触,“不过来走走看看,身体力行地做,真没办法发现自己的机会?!?/p>
“你跟我学学,我跟你学学,最后大家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更强大的群体。两岸一家亲,学习彼此的长处。如果能就这个基础发展下去,对两岸都是有利的?!碧ㄍ迨佬麓笱挛糯パг涸撼び舞飨柚赋觯绻还室庵圃煺胃扇诺幕?,两岸青年很容易找到彼此的共同点。
中国人民大学港澳台发展交流协会理事长吴秋翔对此深表赞同:“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青年的成长与发展会面临许多共性的问题?!辈渭庸啻瘟桨肚嗄杲涣骰疃?,吴秋翔坚信,两岸青年的命运是紧密相联的,只要能找到大家的共同关切,通过深度交流与共同合作,一定可以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一同克服困难,一同创造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10日 22 版)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两岸 台湾 交流 发展


贵阳机场冬日为客机除冰 保证飞行安全
保加利亚古城欢庆“中国年”
河北塞罕坝出现日晕景观
尼尼斯托高票连任芬兰总统
第30届非盟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开幕
保加利亚举办国际面具节
叙政府代表表示反对由美国等五国提出的和解方案
洪都拉斯首位连任总统宣誓就职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